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十三性集雜證謨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0:57:38

瘟疫
經義
陰陽應象大論曰: 冬傷於寒, 春必溫病。

金匱真言論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 故藏於精者, 春不病溫。

熱論篇帝曰: 今夫熱病者, 皆傷寒之類也, 或愈或死, 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間, 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 何也? 岐伯對曰: 巨陽者, 諸陽之屬也, 其脈連於風府, 故為諸陽主氣也。 人之傷於寒也, 則為病熱, 熱雖甚不死。 其兩感於寒而病者, 必不免於死。 帝曰: 願聞其狀。 岐伯曰: 傷寒一日, 巨陽受之, 故頭項痛, 腰脊強。 二日, 陽明受之, 陽明主肉, 其脈俠鼻, 絡於目, 故身熱目疼而鼻乾, 不得臥也。 三日, 少陽受之, 少陽主膽, 其脈循?絡於耳, 故胸?痛而耳聾。 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 故可汗而已。 四日, 太陰受之, 太陰脈循布胃中, 絡於嗌, 故腹滿而嗌乾。 五日, 少陰受之, 少陰脈貫腎, 絡於肺, 繫舌本, 故口燥舌乾而渴。 六日, 厥陰受之, 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 故煩滿而囊縮。 三陰三陽, 五臟六腑皆受病, 營衛不行, 五臟不通則死矣。 其不兩感於寒者, 七日, 巨陽病衰, 頭痛少愈。 八日, 陽明病衰, 身熱少愈。 九日, 少陽病衰, 耳聾微聞。 十日, 太陰病衰, 腹減如故, 則思飲食。 十一日, 少陰病衰, 渴止不滿, 舌乾已而嚏。 十二日, 厥陰病衰, 囊縱, 少腹微下, 大氣皆去, 病日已矣。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治之各通其臟脈, 病日衰已矣。 其未滿三日者, 可汗而已; 其滿三日者, 可泄而已。

熱論篇曰: 兩感於寒者, 病一日則巨陽與少陰俱病, 則頭痛口乾而煩滿。 二日則陽明與太陰俱病, 則腹滿, 身熱不欲食, 譫言。 三日則少陽與厥陰俱病, 則耳聾, 囊縮而厥, 水漿不入, 不知人, 六日死。 帝曰: 五臟已傷, 六腑不通, 營衛不行, 如是之後, 三日乃死。 何也? 岐伯曰: 陽明者, 十二經脈之長也, 其血氣盛, 故不知人, 三日其氣乃盡, 故死矣。

熱論篇曰: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 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暑當與汗皆出, 勿止。

熱論篇帝曰: 熱病已愈, 時有所遺者何也? 岐伯曰: 諸遺者, 熱甚而強食之, 故有所遺也。 若此者, 皆病已衰而熱有所藏, 因其穀氣相薄, 兩熱相合, 故有所遺也。 帝曰: 治遺奈何? 岐伯曰: 視其虛實, 調其逆從, 可使必已也。帝曰: 病熱當何禁之? 岐伯曰: 病熱少愈, 食肉則復, 多食則遺, 此其禁也。

刺熱篇曰: 肝熱病者, 小便先黃, 腹痛多臥, 身熱, 熱爭則狂言及驚, 滿痛, 手足躁, 不得安臥。 庚辛甚, 甲乙大汗, 氣逆則庚辛死。 刺足厥陰, 少陽。 其逆則頭痛員員, 脈引衝頭也。 心熱病者, 先不樂, 數日乃熱, 熱爭則卒心痛, 煩悶善嘔, 頭痛, 面赤, 無汗。 壬癸甚, 丙丁大汗, 氣逆則壬癸死。 刺手少陰, 太陽。 脾熱病者, 先頭重頰痛, 煩心, 顏青欲嘔, 身熱, 熱爭則腰痛不可用俛仰, 腹滿泄, 兩頷痛。 甲乙甚, 戊己大汗, 氣逆則甲乙死。 刺足太陰, 陽明。 肺熱病者, 先淅然厥, 起毫毛, 惡風寒, 舌上黃, 身熱, 熱爭則喘欬, 痛走胸膺背, 不得太息, 頭痛不堪, 汗出而寒。 丙丁甚, 庚辛大汗, 氣逆則丙丁死。 刺手太陰, 陽明, 出血如大豆, 立已。 腎熱病者, 先腰痛胻痠, 苦渴數飲, 身熱, 熱爭則項痛而強, 胻寒且痠, 足下熱, 不欲言, 其逆則項痛員員澹澹然。 戊己甚, 壬癸大汗, 氣逆則戊己死。 刺足少陰, 太陽。 諸汗者, 至其所勝日汗出也。 肝熱病者, 左頰先赤。 心熱病者, 顏先赤。 脾熱病者, 鼻先赤。 肺熱病者, 右頰先赤。 腎熱病者, 頤先赤。 病雖未發, 見赤色者, 刺之, 名曰治未病。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 熱病也, 榮未交, 曰今且得汗, 待時而已。 與厥陰脈爭見者, 死期不過三日。 其熱病內連腎, 少陽之脈色也。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 熱病也, 榮未交, 曰今且得汗, 待時而已。 與少陰脈爭見者, 死期不過三日。

熱病篇曰: 熱病三日, 而氣口靜, 人迎躁者, 取之諸陽, 五十九刺, 以瀉其熱而出其汗, 實其陰以補其不足者。 身熱甚, 陰陽皆靜者, 勿刺也。

其可刺者, 急取之, 不汗出則泄。 所謂勿刺者, 有死徵也。 熱病七日, 八日, 脈口動喘而弦者, 急刺之, 汗且自出, 淺刺手大指間。 熱病七日, 八日, 脈微小, 病者溲血, 口中乾, 一日半而死, 脈代者, 一日死。 熱病已得汗出, 而脈尚躁, 喘且復熱, 勿刺膚, 喘甚者死。 熱病七日, 八日, 脈不躁, 躁不散數, 後三日中有汗, 三日不汗, 四日死。 未曾汗者, 勿腠刺之。 熱病不知所痛, 耳聾不能自收, 口乾, 陽熱甚, 陰頗有寒者, 熱在髓, 死不可治。 熱病而汗且出, 及脈順可汗者, 取之魚際, 太淵, 大都, 太白, 瀉之則熱去, 補之則汗出。 汗出太甚, 取內踝上橫脈以止之。 熱病已得汗而脈尚躁盛, 此陰脈之極也, 死。 其得汗而脈靜者, 生。 熱病者, 脈尚躁盛而不得汗者, 此陽脈之極也, 死。 脈盛躁得汗靜者, 生。 熱病不可刺者有九: 一曰汗不出, 大顴發赤, 噦者死; 二曰泄而腹滿甚者死; 三曰目不明, 熱不已者死; 四曰老人嬰兒, 熱而腹滿者死; 五曰汗不出, 嘔下血者死; 六曰舌本爛, 熱不已者死; 七曰欬而?, 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 八曰髓熱者死; 九曰熱而痙者死, 腰折, 瘈瘲, 齒噤齘也。 凡此九者, 不可刺也。 太陽之脈色榮顴骨, 熱病也, 與厥陰脈爭見者死, 死期不過三日。 少陽之脈色榮頰前, 熱病也, 與少陰脈爭見者, 死期不過三日。 本篇刺法未及詳錄, 具載<類經?鍼刺類>第四十。

評熱病論帝曰: 有病溫者, 汗出輒復熱, 而脈躁疾不為汗衰, 狂言不能食, 病名為何? 岐伯曰: 病名陰陽交, 交者死也。 人所以汗出者, 皆生於穀, 穀生於精。 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 是邪卻而精勝也。 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復熱者, 邪氣也。 汗者, 精氣也。 今汗出而輒復熱者, 是邪勝也。 不能食者, 精無俾也。 病而留者, 其壽可立而傾也。 且夫熱論曰: 汗出而脈尚躁盛者死。 今脈不與汗相應, 此不勝其病也, 其死明矣。 狂言者, 是失志, 失志者死。 今見三死, 不見一生, 雖愈必死也。

刺志論曰: 氣盛身寒, 得之傷寒; 氣虛身熱, 得之傷暑。

論疾診尺篇曰: 尺膚熱甚, 脈盛躁者, 病溫也。 其脈盛而滑者, 病且出也。

刺法論帝曰: 余聞五疫之至, 皆相染易, 無問大小, 病狀相似, 不施救療,

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 岐伯曰: 不相染者, 正氣存內, 邪不可干, 避其毒氣, 天牝從來, 復得其往, 氣出於腦, 即不干邪。 氣出於腦, 即先想心如日。 欲將入於疫室, 先想青氣自肝而出, 左行於東, 化作林木。 次想白氣自肺而出, 右行於西, 化作戈甲。 次想赤氣自心而出, 南行於上, 化作焰明。 次想黑氣自腎而出, 北行於下, 化作水。 次想黃氣自脾而出, 存於中央, 化作土。 五氣護身之畢, 以想頭上如北斗之煌煌, 然後可入於疫室。

水熱穴論帝曰: 夫子言治熱病五十九俞, 願聞其處, 因聞其意。 岐伯曰: 頭上五行行五者, 以越諸陽之熱逆也。 大杼, 膺俞, 缺盆, 背俞, 此八者, 以瀉胸中之熱也。 氣街, 三里, 巨虛上下廉, 此八者, 以瀉胃中之熱也。 雲門, ?骨, 委中, 髓空, 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 五臟俞傍五, 此十者, 以瀉五臟之熱也。 凡此五十九穴者, 皆熱之左右也。 帝曰: 人傷於寒而傳為熱, 何也? 曰: 夫寒盛則生熱也。

論證共二條
經曰: 冬傷於寒, 春必病溫, 是溫病即傷寒也。 然傷寒有四時之不同, 如冬感寒邪而即病者, 為真傷寒。 其有寒毒內侵而未至即病者, 必待春溫氣動, 真陰外越, 再觸寒邪, 其病則發, 故至春犯寒, 則發為溫病; 至夏犯寒, 則發為熱病, 亦猶傷氣者遇氣則作, 傷食者遇食則發, 其義一也。 然而傷寒瘟疫, 多起於冬不藏精及辛苦饑餓之人。 蓋冬不藏精, 則邪氣乘虛易入, 而饑餓勞倦之流, 則受傷尤甚, 故大荒之後, 必有大疫, 正為此也。 但此輩疫氣既盛, 勢必傳染, 又必於體質虛濁者先受其氣, 以漸遍傳, 則又有不待冬寒而病者矣。 然此以冬寒主氣之為病也。 至於客氣變遷, 歲時不同, 故有冬行春令, 則應冷反溫, 夏行冬令, 則應熱反冷, 春秋皆然, 是則非其時而有其氣, 壯者無恙, 怯者受傷, 是又不止冬寒, 而運氣不正之害, 所當察而慎避者有如此。

瘟疫本即傷寒, 無非外邪之病, 但染時氣而病無少長率相似者, 是即瘟疫之謂。 古人有云: 瘟證因春時溫氣而發, 及因鬱熱自內而發於外, 初非寒傷於表也, 故宜用辛平之劑, 治與正傷寒用麻黃者不同也。 此說固若近理, 而實有未必然者。

蓋瘟疫若非表證, 則何以必汗而後解? 故余於前論中, 謂其先受寒邪, 再觸則發, 誠理勢之確然也。 但其時有寒熱, 證有陰陽, 治陽熱證者, 即冬時亦可清解; 治陰證寒證者, 即春夏亦可溫散。 謂宜因證因時者則可, 謂非寒傷於表也則不可。

瘟疫脈候
凡病傷寒瘟疫, 脈洪大滑數, 而數中兼緩者可治。 脈洪大而緊數甚者危。 脈雖浮大而按之無力者, 宜補兼表。 身雖熱而脈弱者, 當以純補為主, 或兼溫散。 身大熱而脈見沉澀細小, 足冷者, 難治。 瘟病四五日, 身熱, 腹滿而吐, 脈來細而弦強者, 十二日死。 瘟病二三日, 頭痛腹滿, 脈直而疾者, 八日死。 瘟病八九日, 頭身不痛, 色不變, 而利不止, 心下堅, 脈不鼓, 時或大者, 十七日死。 瘟病汗不出, 或出不至下部者死。 瘟病下利, 腹中痛甚者死。 以上死證, 言其略耳, 諸所未盡, 當於傷寒門參閱。

治法六要
自古傷寒治法, 苦於浩渺, 余自考索以來, 留心既久, 每臨編得其法, 未必見其病, 臨病見其證, 未必合其方, 可見病多變態, 執滯難行, 惟貴圓通而知其要耳。 故余注<類經>, 所列傷寒治要有六, 曰汗, 補, 溫, 清, 吐, 下。 然亦但言其概, 而未及其詳, 今悉諸法於此, 用補傷寒之未備者。 倘欲求仲景心法, 乃當閱傷寒本門, 使能彼此參證, 則綱舉目張, 自有包羅貫串之妙, 既約且盡, 而活人之要, 當無出此。

汗有六要五忌
治傷寒之法, 余已析其六要。 而六要之外, 又有五忌者, 何也? 蓋六法之中, 惟汗為主, 正以傷寒之愈, 未有不從汗解者, 故法雖有六, 汗實統之, 而汗外五法, 亦無非取汗之法也。 然取汗以辛散, 此固其常也, 而何以五法皆能取汗? 六要則已, 又何以有五忌之辨也? 蓋汗由液化, 其出自陽, 其源自陰。 若肌膚閉密, 營衛不行, 非用辛散, 則玄府不開而汗不出, 此其一也。 又若火邪內燔, 血乾液涸, 非用清涼,

則陰氣不滋而汗不出, 此其二也。 又若陰邪固閉, 陽氣不達, 非用辛溫,
則凝結不開而汗不出, 此其三也。 又若營衛不足, 根本內虧, 非用峻補,
則血氣不充而汗不出, 此其四也。 又若邪在上焦, 隔遮陽道, 不施吐涌,
則清氣不升而汗不出, 此其五也。 又若邪入陽明, 胃氣壅滯, 不以通下,
則濁氣不解而汗不出, 此其六也。 凡此者皆取汗之道, 是即所謂六要也。 何謂五忌?
蓋一曰熱在表者, 內非實火, 大忌寒涼, 寒則陰邪凝滯不散, 邪必日深, 陽必日敗,
而汗不得出者死。 二曰元氣本弱, 正不勝邪者, 大忌消耗, 尤忌畏補,
消耗則正氣日消, 不補則邪氣日強, 消者日消, 甚者日甚, 而必不能汗者死。
三曰實邪內結, 伏火內炎者, 大忌溫補, 溫則愈燥, 補則愈堅, 而汗不得出者死。
四曰中虛氣弱, 并忌汗諸條者, 大忌發散, 散則氣脫, 氣脫而汗不能出,
氣脫而汗不能收者死。 五曰病非陽明實邪, 并忌下諸條者, 大忌通瀉, 瀉則亡陰,
陰虛則陽邪深陷, 而汗不得出者死。 是即所謂五忌也。 能知六要而避五忌,
傷寒治法盡於是矣。 第假熱者多, 真實者少, 能察秋毫於疑似,
非有過人之見者不能也。 余之諄諄, 其亦顒望於潛心者耳。

汗散法共五條
凡傷寒瘟疫, 表證初感, 速宜取汗, 不可遲也。 故仲景曰: 凡發汗服湯藥, 其方雖言日三服, 若病劇不解, 當半日中盡三服。 如服一劑, 病證猶在, 當復作本湯服之。 至有不肯汗出者, 服三劑乃解。 若汗不能出者, 死病也。 此所謂汗不宜遲也。 然取汗之法, 又當察其元氣, 病氣之虛實, 若忽爾暴病, 表證已具, 而元氣未虧者, 但以辛平之劑, 直散之可也。 若兼雜證, 則當察其寒熱溫涼, 酌宜而治, 不得但知發散也。 又若身雖大熱, 表證全具, 而脈見虛弱者, 必不易汗, 此即當詳察補虛法, 酌而治之, 若不知標本, 而概行強散, 營竭則死。
傷寒之宜平散者, 以其但有外證, 內無寒熱, 而且元氣無虧也, 宜以正柴胡飲為主治。 此外如十神湯, 參蘇飲, 皆可酌用。 若病在陽明者, 宜升麻葛根湯。 若感四時瘟疫, 而身痛發熱, 及煙瘴之氣者, 宜敗毒散, 或荊防敗毒散。 若病在三陽, 而頭痛鼻塞, 項強身痛, 欬嗽者, 宜神朮散。 若傷風兼寒, 而發熱欬嗽者, 宜柴陳煎, 或金沸草散, 甚者小青龍湯。
傷寒之宜溫散者, 以其寒邪外盛, 而內無熱證, 及元氣無虧而氣清受寒者, 皆可從溫直散之, 宜二柴胡飲為最當。 若寒甚表實者, 惟麻桂飲為最妙, 毋疑畏也。 此外如五積散, 麻黃湯, 桂枝湯, 小青龍湯, 葛根湯, 聖散子之類, 皆可酌用。
傷寒之宜涼散者, 以其外熱裏亦熱, 必脈證俱陽, 而煩渴喜冷, 及元氣強實者, 乃可兼涼兼散, 宜一柴胡飲為先, 或九味羌活湯, 柴葛解肌湯, 甚者六神通解散, 皆可酌用。 若內外俱熱, 而或為熱瀉者, 宜柴芩煎。 若表裏俱熱而兼斑疹者, 宜柴葛煎。
傷寒之宜兼補兼散者, 以營衛不足, 血氣不充也。 用藥如用兵, 兵進而糧餉不繼則兵覆, 攻病而元氣不繼則病覆, 故治虛邪之宜散者, 必當先本後末, 此其最要者也。 若寒邪在營, 肝脾血少, 而邪熱不退者, 宜三柴胡飲, 或歸柴飲。 若寒邪在衛, 脾肺氣虛而表邪不解者, 宜四柴胡飲。 若脾胃氣血不足而邪熱不解者, 宜五柴胡飲。 若邪在半表半裏, 往來寒熱, 而微見氣虛者, 宜小柴胡湯。 若溫暑大熱大渴, 津枯液涸, 陰虛不能作汗者, 宜歸葛飲。 若寒邪深入, 而陰中陽氣不足, 或背惡寒者, 必難散解, 非理陰煎不可。 若中氣大虛大寒, 身熱惡寒, 或大便溏泄, 而表邪不能解者, 非大溫中飲不可。
補虛法共三條
傷寒, 瘟疫, 俱外侮之證, 惟內實者能拒之, 即有所感而邪不勝正, 雖病無害。 最畏者, 惟內虛之人, 正不勝邪, 邪必乘虛深入, 害莫大矣。 故曰傷寒偏打下虛人。 且今人虛弱者多, 強實者少, 設遇挾虛傷寒, 而不知速救根本, 則百無一生。 故傷寒書曰: 陽證得陰脈者死, 正以陰脈即虛證也。 此欲辨之, 惟脈為主, 而參以形證, 自無失矣。 蓋凡遇傷寒外熱等證, 而脈見微弱浮空, 舉按無力者, 即是虛證, 最不易解, 最不宜攻。 雖欲發汗, 汗亦難, 出即有微汗, 亦不過強逼膚腠之汗, 而必非營衛通達之所化。 若不顧虛實而逼之太甚, 則中氣竭而危亡立至矣。 然治虛之法, 須察虛實之微甚, 若半虛者, 必用補為主, 而兼散其邪。 若太虛者, 則全然不可治邪, 而單顧其本, 顧本則專以保命, 命得不死, 則元氣必漸復, 或於七日之後, 或十四日, 甚者二十日之後, 元氣一勝, 邪將不攻自潰, 大汗至而解矣。 欲知其兆, 亦察其脈, 但得弱者漸強, 小者漸大, 弦者漸滑, 緊者漸緩, 則大汗將通, 吉期近矣。 凡用補之法, 但察其胸膈何如。 若胸腹多滯者未可補, 年壯氣實者未可補。 若氣本不實, 而胸腹無滯, 則放膽用之。 又若內無熱邪, 而素宜用溫, 其或氣有難行者, 則必兼煖胃而後可。 蓋補得煖而愈行, 邪得煖而速散, 切不可雜用消耗寒涼, 以分溫補之力。 其或初感寒邪, 但見脈證真虛, 邪不易散等證, 則人參, 熟地之類, 開手便當速用, 愈早愈妙, 若或遲疑, 則縱寇深入, 反成難制, 此治虛邪最善之法也, 余用此法, 活人多矣。 常聞昧者有傷寒忌補之說, 不知補者所以補中, 是即托裏之意。 亦以寒邪如盜, 其來在外, 元氣如民, 其守在中, 足民正所以強中, 強中正所以禦外, 保命玄機, 惟此一著, 何為補住邪氣? 庸妄誤人, 莫此為甚。 余因再悉於此, 用補傷寒治法之未備, 漸用漸熟, 方知其妙。 自今而後, 知必有不惑余言, 而受余之生者, 將無窮矣。
傷寒精血素弱, 或陰中陽氣不足, 脈細弱而惡寒者, 必須大助真陰, 則陽從陰出, 而表邪自可速解, 惟理陰煎加柴胡, 麻黃之類, 或隨證加減用之為最妙。 若傷寒於七八日之後, 脈數無力, 神昏氣倦, 或躁擾不寧, 散之不可, 清之不可, 而邪不能解者, 只宜理陰煎大劑與之, 真回生神劑也。 若氣血俱虛而邪不能解, 只宜平補者, 以五福飲為主, 而隨證加減用之, 或大補元煎, 或六物煎, 或十全大補湯, 皆可用。 若脾胃中氣虛弱, 而邪不能解者, 宜四君子湯加減用之。 若中氣虛弱脾寒, 或兼嘔惡而邪不解者, 宜五君子煎, 溫胃飲。 若勞倦傷脾, 寒邪內陷, 身熱不退, 當升散者, 宜補中益氣湯。 若寒邪陷入陰分, 血虛不能外達, 而當升散者, 宜補陰益氣煎。 若陰虛發熱, 面赤口渴, 煩躁, 脈浮洪無力者, 宜六味地黃湯大劑與之, 一服可愈。 凡中氣虛寒, 表邪不解, 或日久畏藥, 或諸藥不效者, 只宜獨參湯, 或濃或淡, 或冷或熱, 隨其所好, 時時代茶與之, 連日勿間, 使其營氣漸復, 則邪氣漸退, 大有回生之妙, 毋勿之也。
傷寒用補之法, 與用攻用散者不同。 蓋攻散所以去實邪, 其力峻, 其效速, 故凡用柴胡, 麻黃之類, 取效在一二三劑之間, 用大黃, 芒硝之類, 取效在一劑之間, 此而不效, 必其用之不善, 不可多也。 至若用補者, 所以補虛, 其力柔, 其功緩, 雖於一二劑見效者, 亦多有之, 若積勞積損, 氣血虛甚者, 欲其復元, 誠不易也。 但察其服補無礙, 或於脈證間略見相投, 便是得補之力。 故輕者二三劑, 重者十餘劑, 方得見功, 而汗出邪退以愈也。 若不知此理, 而但於一二劑間, 未見速效, 則必致庸讒起, 惑亂生, 而全功盡棄矣。 此不可不深察也。
溫補法共二條
凡治傷寒, 瘟疫宜溫補者, 為其寒邪凝滯, 陽不勝陰, 非溫不能行, 非溫不能復也。 如寒氣在經者, 以邪在表也, 宜用溫散, 法具如前; 寒氣在臟者, 以陽氣虛也, 或宜溫補, 或止溫中。 然用溫之法, 但察其外雖熱而內無熱者, 便是假熱, 宜溫不宜涼也; 病雖熱而元氣虛者, 亦是假熱, 宜溫不宜涼也。 真熱者, 誰不得而知之, 惟假熱為難辨耳。 病假熱者, 非用甘溫, 熱必不退, 矧真寒者, 又在不言可知。 大都實證多真熱, 虛證多假熱, 故治實者多宜用涼, 治虛者多宜用溫。 真假不識, 誤人不淺矣。 又真寒假熱之辨, 則實亦有寒, 實亦有熱, 虛亦有寒, 虛亦有熱, 若謂實者皆熱, 虛者皆寒, 則鑿而謬矣。 但實而寒者, 只宜溫散, 不必滋補, 虛而熱者, 只宜調補, 最畏寒涼。 蓋寒涼無生意, 而善敗元氣。 若以寒涼治虛證, 則熱未必退, 且暫用則或可, 久則無不敗脾而危者。 既已病熱, 又不宜寒, 則總云假熱, 本非過也。
傷寒發熱, 而命門陽虛, 或惡寒, 或身痛, 或嘔, 或痢, 脈弱氣虛, 而表不能解者, 必用大溫中飲, 或理陰煎。 若傷寒身熱, 心肺有寒, 或嘔噦而欬, 或腹滿而喘, 止有寒邪而無虛者, 宜小青龍湯。 若陰證傷寒, 自利脈沉, 身痛發熱, 腹痛厥逆, 但有寒邪而元氣無虛者, 當用溫藥, 宜四逆湯。 若寒在太陰, 腹痛吐痢, 或脹滿厥逆, 脾胃虛寒, 而邪有不解者, 宜溫胃飲, 或理中湯。 若傷寒一二日, 邪在太陽, 或在少陰, 背惡寒而表不解者, 宜附子理陰煎。 在仲景則用附子湯。 若風寒在表, 陰寒在裏, 外為身熱, 而內則瀉痢不能止, 或見嘔惡, 或腹因痢痛者, 此其中氣下泄, 則外邪益陷, 必不能解, 宜速用胃關煎, 或大溫中飲。 凡患傷寒, 有陰陽大虛, 元氣將敗, 而邪不能解者, 非六味回陽飲不可。 然但有大虛大寒之意, 即當用此, 若待其敗, 恐無及矣。 凡陰盛隔陽, 內真寒而外假熱者, 其證必頭紅面赤, 或乾渴舌焦, 或口瘡喉痛, 或煩喘狂躁, 或身熱如火, 或見虛斑而蚊跡遍身, 或發陰黃而溺如金汁。 雖其外有此證, 而脈則微弱不鼓, 且或為嘔惡, 或為泄瀉, 或背腹畏寒, 或氣短似喘, 或昏睡無知, 或驚惶懼怯, 或雖熱不渴, 或言雖譫妄而氣促聲微, 或身雖躁狂而舉動無力, 禁之則止, 是皆內虛外實, 真寒假熱之證。 須用理陰煎, 或六味回陽飲, 大溫中飲, 八味地黃湯之類, 大劑與之, 庶可保全。 若虛火上浮, 喉痛熱躁, 不能熱飲者, 用井水浸藥冷與飲之, 此用假寒之味, 以解上焦之假熱, 真熱之性, 以救下焦之真寒, 回陽起死, 真神妙之法也。 其有血氣本虛, 用補相便, 然溫補既多, 而病日昏憒, 且見煩熱難愈者, 此其陽邪獨亢, 陰氣不至, 而虛中有熱也, 但改滋陰, 以犀角地黃湯加黃芩, 麥冬, 或一柴胡飲加知母之類。 此十補一清之法, 一劑即效, 其妙如神。 醫中圓活, 最宜知此。
清利法共三條
凡治傷寒, 瘟疫, 宜清利者, 非止一端, 蓋火實者宜清火, 氣實者宜行氣, 食滯者宜消食, 痰盛者宜化痰, 皆所謂清利也。 凡此數者, 滯去則氣行, 而表邪自解, 然此宜用於邪實等證, 而本非虛證之所宜。 其有虛中挾實者, 不妨少為兼用, 此中權度, 自有其宜。 若病在危急, 則毫不容謬, 設不當清而妄用之, 亦與撲殘燈者無異也。
傷寒火盛者, 治宜清解。 若熱入陽明, 煩渴躁熱, 脈洪便實, 而邪有不解者, 宜柴胡白虎煎, 或單用白虎湯, 太清飲, 或玉泉散。 若汗後仍熱者, 亦宜用之。 若傷寒口渴, 煩熱赤斑, 脈洪大而無力者, 宜人參白虎湯。 若傷寒邪在太陽, 發熱頭痛, 脈洪大, 表邪未解, 而內熱又甚者, 宜一柴胡飲, 或三黃石膏湯, 或六神通解散。 若六經通熱, 火邪不解, 或狂斑煩躁, 或頭紅面赤, 口乾舌黑, 脈洪邪實者, 宜抽薪飲, 或黃連解毒湯, 或加柴胡。 若傷寒熱入血室, 吐?斑黃, 及血熱血燥, 不能作汗而邪不解者, 宜<局方>犀角地黃湯, 熱甚者, 宜<良方>犀角地黃湯。 若熱邪閉結血分, 大便不通, 而邪不能解者, 宜<拔萃>犀角地黃湯。 若少陰水虧, 陽明火盛, 熱渴失血, 牙痛便結, 脈空作喘, 而邪不能解者, 宜玉女煎。 若傷寒陽邪亢盛, 血脈不通而四肢厥逆者, 謂之熱厥, 宜四逆散。 若暑月時行瘟疫, 表裏俱熱, 宜清宜解者, 羌活升麻湯。 若傷寒熱結膀胱, 而小水不利, 火邪不退, 或挾熱泄瀉者, 宜大分清飲, 或柴芩煎, 或益元散。 若傷寒實熱內蓄, 小水不利, 而口渴煩熱發黃者, 宜茵陳飲, 或大分清飲。 凡瘟疫熱甚, 而煩渴不寧者, 宜雪梨漿時時與之, 解渴退火最妙, 大勝於益元散。 冷水稟天一之性, 甘而不苦, 故大能清熱解煩, 滋陰壯水。 凡火盛水涸, 大渴便結, 營衛熱閉不能作汗者, 最宜用之。 雖虛證不可用, 然亦有當用者。 但察其喉口熱極, 唇舌乾焦, 大便秘結不通, 而大渴喜冷者, 此陰虛水虧證也, 不妨與人參, 熟地, 桂, 附, 乾薑之屬, 相間并用, 藉以滋陰, 其功不小。 惟大便不結, 及微熱微渴, 勞倦陽虛等證, 最不宜用, 若妄用之, 則多致寒顫而敗。
傷寒兼雜證者, 治宜調和, 清利。 凡傷寒兼風, 發熱, 欬嗽多痰者, 宜柴陳煎。 若食滯氣實, 邪結胃脘, 而表不解者, 宜大和中飲加柴胡。 若感四時寒濕之氣, 以致脾胃不和, 或嘔或吐, 或泄瀉脹滿者, 宜平胃散。 或寒盛多吐者, 宜和胃飲。 若外感風寒, 內停飲食, 頭痛寒熱, 或為吐瀉脹滿者, 宜藿香正氣散。 若感四時寒濕, 發熱發黃, 身痛脈緊, 中寒泄瀉, 小水不利者, 宜柴苓飲。 若中無寒而多火者, 宜柴苓湯。 若外傷暑熱, 霍亂泄瀉, 小水不利, 腹痛脹滿, 內陰外陽者, 宜五苓散。 若外傷寒濕, 一身盡痛者羌活勝濕湯。
吐法共二條
凡傷寒宜吐者, 必其上焦有滯, 或食或痰, 結聚胸膈, 而邪不得散者, 當吐也; 或寒邪濁氣內陷膈間, 而為痞為痛者, 當吐也, 蓋吐中自有發散之意。 若中氣虛寒, 脈弱無力, 及氣短虛煩不寧者, 皆不可吐。 凡用吐藥, 中病即止, 不必盡劑。
古方吐法多用獨聖散及茶調散, 凡上焦邪滯皆可用之, 然不若新吐法為更捷也。 又凡諸藥皆可吐, 只隨證用藥, 煎湯服, 少頃探而吐之, 則輕重可酌, 標本可兼, 尤其善也。
下法共二條
凡傷寒, 瘟疫宜下者, 必陽明邪實於腑而秘結腹滿者, 乃可下之, 或元氣素強, 胃氣素實者, 亦可下之。 若大便雖數日不行, 而腹無脹滿, 及大便無壅滯不通之狀, 或連日不食, 而臍腹坦然, 軟而無礙者, 此其陽明胃腑本無實邪, 切不可妄下, 妄導, 以泄中氣。 又如傷寒門忌下諸條, 必當加意詳察, 不可誤用。 蓋諸誤之害, 下為尤甚, 不可忽也。 今見時醫有妄下而亦不致死者, 必其元氣之素強, 能勝攻下者也, 若概引為證, 必致殺人。
傷寒邪入陽明, 便秘譫語, 腹滿煩熱, 脈證俱實者, 宜大承氣湯, 或調胃承氣湯。 若傷寒表證未除, 裏證又急, 表裏俱實者, 宜大柴胡湯。 若三焦六經邪火壅結, 大便不通, 而表邪不解者, 宜<局方>涼膈散。 若傷寒熱邪傳裏, 當下而氣血俱虛者, 宜陶氏黃龍湯。 若傷寒熱邪傳裏, 而血虛秘結, 腹脹作痛, 邪不能解者, 宜玉燭散。 若時氣瘟疫遍行, 火邪內蓄, 三焦實熱, 大便秘結而邪不能退者, 宜五瘟丹。 若時行瘟疫發熱, 火浮於上, 胸膈結熱者, 宜大清丸。 凡諸有宜通宜下者, 但隨證作引, 送百順丸一二三錢, 最捷最妙。
瘟疫熱毒辨治共三條
瘟疫本即傷寒, 然亦有稍異。 以其多發於春夏, 且因時氣偏行, 大小相似, 必待日數足, 然後得汗而解者, 是為瘟疫之證。 雖古法云: 瘟病在三陽者多, 三陰者少, 然亦不可拘泥。 若見陰證陰脈, 是即三陰病也, 大宜辨而治之。
瘟疫之在三陽者, 當辨其經。 如脈浮頭痛, 發熱身痛者, 太陽證也, 宜丸味羌活湯加減治之。 若脈長鼻乾, 不眠而躁者, 陽明病也, 宜葛根解肌湯, 或十味參蘇飲加減治之。 若脈弦而數, 胸?痛而耳聾, 少陽證也, 宜小柴胡湯加減治之。 按此三陽之治, 乃古方治瘟之大略。 然此證寒熱虛, 無所不有, 仍當察治如前, 不可拘也。
瘟疫初起, 而頭疼身痛, 憎寒發熱, 脈緊數洪滑, 而別無他證, 先宜正柴胡飲, 或敗毒散, 或十神湯。 若瘟疫初起, 多陰少陽, 脈證無虛者, 宜神朮散。 若瘟疫胸膈滿悶, 小柴胡加枳實, 橘紅。 熱在內者, 仍加黃連。 若暑月時行瘟疫, 表裏俱熱甚, 宜清火解毒者, 羌活升麻湯。 若瘟疫火盛, 脈洪大而熱躁甚者, 三黃石膏湯。 若瘟疫熱毒上浮, 頭面俱腫, 目不能開, 口干舌燥, 咽喉不利者, 普濟消毒飲。 若瘟疫脈洪大, 煩躁熱渴者, 白虎湯。 或兼嘔吐者, 仲景竹葉石膏湯。 若瘟疫發狂譫語, 脈洪大滑實, 而大便秘結不通者, 大承氣湯, 或雞子清飲。 若瘟疫內外俱有實邪, 大便不通, 當表裏雙解者, 防風通聖散。 若瘟疫病八九日不退, 而發斑發黃, 但脈不虛不浮緊, 而腹見痞滿者, 率可以承氣, 五苓合服而下之。 若瘟疫頭身紅赤, 肢體熱甚, 煩躁不能當者, 宜用解瘟疫熱毒法, 及內飲雪梨漿, 或用井花水調玉泉散, 俱妙。 按以上諸法, 乃因時因證, 皆陽證實邪之所宜。 若瘟疫脈弱無力, 或外雖實而內則虛, 或口不喜冷, 大便不結之類, 即非陽證, 不得以身熱脈數, 俱認為火, 雖在暑月, 如理中湯, 理陰煎, 大溫中飲, 大補元煎, 及前溫補諸法, 皆當隨證必用, 此舍時從證之妙法也。 矧夏月尤多伏陰, 故凡臨此證者, 必先察陰陽, 次辨虛實, 則其要也, 宜切識之。
徐東皋曰: 瘟疫六七日不解, 以致熱入血室, 發黃身如煙薰, 目如金色, 口燥而熱結, 以砭鍼刺曲池出惡血, 仍以通聖散兼散兼下, 得汗如黃水, 糞如黑膏而即愈。 按此即北方之所謂打寒也。 其法用手捋上膊, 使血聚於臂, 以帛縛定, 乃用箸夾磁鋒, 擊刺肘中曲澤傍之大絡, 使邪毒隨惡血而出, 亦最捷之法, 窮人用之極效, 然非曲池穴也。

大頭瘟證治共三條
大頭瘟者, 以天行邪毒客於三陽之經, 所以憎寒發熱, 頭目頸項或咽喉俱腫, 甚至腮面紅赤, 肩背斑腫, 狀如蝦蟆, 故又名為蝦蟆瘟。 大都此證多屬風熱, 然亦有表裏虛實之辨。 又外科有時毒證, 亦即此也, 方治具見本門, 當參閱用之。
大頭蝦蟆瘟治法, 凡病在頭目, 內火未盛者, 先當解散, 宜正柴胡飲, 或敗毒散。 若時毒咽喉腫痛, 內火不甚, 而便利調和者, 葛根牛蒡湯。 時毒表裏俱熱, 頭目俱腫, 宜清宜散者, 柴葛煎。 若毒在陽明, 表裏俱熱, 多頭痛鼻乾, 宜散者, 柴葛解肌湯。 若時毒三陽熱極狂躁, 咽喉腫痛, 宜清兼散者, 梔子仁湯。 若時毒遍行, 邪熱上浮, 頭面俱腫, 咽喉不利者, 普濟消毒飲。 若時毒風熱上聚頭面, 宜升散者, 犀角升麻湯。 若時氣盛行, 宜清火解毒者, 羌活升麻湯。 若時毒血熱煩躁, 兼赤斑者, 犀角散, 人參白虎湯。 若時毒內外俱實, 當雙解者, 防風通聖散, 若時毒焮腫作痛, 脈實便秘, 宜下者, 五利大黃湯, 或漏蘆升麻湯, 或連翹消毒散。 若時毒雖盛, 而外實內虛, 脈弱神困, 凡諸虛證有據者, 必當救裏內托, 宜參耆托裏散, 或托裏消毒散。 其有陽虛假熱, 而兼嘔惡泄瀉者, 如六味回陽飲之類, 皆所必用, 不可疑也。 若頭項腫甚, 疼痛難忍者, 宜用清涼救苦散敷之, 或取側柏葉自然汁, 調蚯蚓泥敷之。
徐東皋曰: 大頭蝦蟆之候, 因風熱濕邪在於高顛之上, 宜先用敗毒散加羌活, 黃芩, 酒浸大黃, 隨病加減, 不可用峻用降藥, 雖有硝黃之劑, 亦必細細呷之。 蓋凡治大頭瘟者, 不宜速攻, 若攻之太峻, 則邪氣之在上者自如, 而無過之中氣反受其害而傷人也。 且頭乃空虛之地, 既著空虛, 則無所不致, 所以治法當先緩而後急, 則邪伏也。 緩治以清熱消毒, 虛者兼益元氣, 胃虛食少者, 兼助胃氣; 內實熱甚, 大便秘結者, 以酒浸大黃下之, 乃宣熱而泄其毒也, 此為先緩後急之法。 若先從鼻腫, 次腫於目, 又次腫於耳, 漸至頭上, 絡腦後結塊則止, 不散, 必出膿而後愈。 又曰: 大頭瘟太陽病, 發於頭上, 并腦後下項, 及目後赤腫者是也。 治宜荊防敗毒散, 羌活, ?本行經。 陽明病, 發於鼻頞, 并目不能開, 及面部者是也。 或內熱氣喘, 口乾舌燥, 咽喉腫痛不利, 脈數大者, 普濟消毒飲; 若內實而熱者, 防風通聖散間服之。 少陽病, 發於耳之上下前後, 并頭角紅腫者是也。 若發熱, 或日晡潮熱, 或寒熱往來, 口苦咽乾, 目痛, 胸?滿悶者, 小柴胡加消毒之藥。
傷寒初感治法
凡傷寒初感之治, 本與傳變者不同。 蓋凡病傷寒, 瘟疫者, 無不發熱, 然初感之時,

其邪在表, 未經傳裏, 未至鬱熱, 雖身表有熱, 不過膚腠之寒邪, 而內未有火, 豈即陽證。 斯時也, 但用溫散, 或兼托散, 藥對其證, 無不即愈。 奈何時俗之醫, 一見發熱, 便認為火, 而芩, 連, 知, 檗, 開手便用, 不知內無實熱, 何以當此? 以寒邪得寒藥, 而表裏俱寒, 勾連不解, 則日以內傳, 寒涼妄用, 則元陽日敗, 凡受斯害, 死者多矣。 此理不明, 則既不知表裏, 又不知先後, 終身不省, 每致誤人, 而且敢侈口談醫, 其心果亦安乎?

傷寒飲食宜忌共二條
凡傷寒飲食有宜忌者, 有不宜忌者。 若病傷寒而食不斷者, 以邪猶在表, 未深入也。 及其稍深, 而在半表半裏之間, 則食漸減矣, 再入胸膈, 胃口, 則全不食矣。 邪既在胃, 則胃口不飢, 所以傷寒不食者, 或十日, 或二十日, 皆無足慮者, 亦以胃氣不餒, 則不敗也。 第不欲食者, 不可強食, 強食則助邪; 或新愈之後, 胃氣初醒, 尤不可縱食, 縱食則食復, 此皆大忌也。 至有不宜忌者, 則如勞倦內傷之人, 偶感寒邪, 亦必發熱, 此多以勞傷中氣, 本非真正傷寒外邪內陷之病, 所以外雖發熱, 而內則飢餒, 每多思食。 奈何庸昧之輩, 但見發熱, 則日餓不死, 傷寒不論虛實, 一概禁之。 常見欲食者, 索之不得, 而且加以剋伐寒涼之藥, 嗟嗟! 飢腸受剝, 虛者益虛, 內外夾攻, 苦無所訴, 及胃氣既脫, 反不欲食矣, 即欲救之, 已無可及。 余常治此證, 每借食為藥, 所活多人, 而見禁食受斃者, 亦已不少, 故詳言之。 若病人時時覺飢而索食者, 此其邪不在臟, 胃中空虛而然, 必不可禁, 但不宜縱耳。 且因此可察虛實, 關係非小, 不可忽也。

巢氏曰: 凡瘟疫病新瘥, 脾胃尚虛, 穀氣未復, 若作勞妄動傷力, 并食豬羊, 雞犬, 魚膾, 炙?, 肥膩, 生果, ?食, 硬澀難消之物, 停積腸胃, 膈悶腹脹, 便秘, 或大吐大下, 重復發熱, 病作不可救矣。

避疫法共二條
瘟疫乃天地之邪氣, 若人身正氣內固, 則邪不可干, 自不相染。 故避之之法,

惟在節慾節勞, 或於房室勞倦之後, 尤不可近, 仍勿忍飢以受其氣, 皆要法也。 至於卻邪之法, 則如刺法論所云: 天牝從來, 復得其往, 氣出於腦, 即不干邪。 蓋天牝者, 鼻也, 鼻受天之氣, 故日天牝。 氣自空虛而來, 亦欲其自空虛而去, 即天牝從來, 復得其往也。 正以氣通於鼻, 鼻通於腦, 毒入腦中, 則流布諸經, 令人相染矣。 氣出於腦, 謂嚏之, 或張鼻以泄之, 或受氣於室, 則泄氣於外, 而大吸精氣以易之, 則邪從鼻出, 而毒氣自散, 此卻邪於外之法也。 又如想心如日等法, 蓋膽屬少陽, 為中正之官, 少陽氣壯, 則臟氣賴以俱壯, 而邪不能入, 此強中禦邪之法也。 凡探親診疾, 事有不容已者, 但知此諸法, 則雖入最穢之地, 自可保其無慮。 一方治天行時氣, 宅舍怪異, 用降真香燒焚, 大解邪穢, 小兒帶之, 能解諸邪, 最驗。 一法以福建香茶餅, 不時噙口中, 大辟傷寒瘴氣穢惡。

<醫統>曰: 男子病, 邪氣出於口; 女人病, 邪氣出於前陰, 其相對坐立之間, 必須識其向背。 或以雄黃末塗鼻孔中, 行動從容, 察位而入。 凡入病家, 此亦醫人之不可不知也。

瘟疫論列方
麻桂飲新散七。 補中益氣湯補三十。 桂枝湯散九。 參蘇飲散三四。 九味羌活湯散四四。 敗毒散散三六。 柴葛煎新散十四。 柴葛解肌湯散三一。 神朮散散六五。 理陰煎新熱三。 麻黃湯散一。 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 十神湯散四十。 五積散散三九。 荊防敗毒散痘三一。 葛根湯散二九。 歸葛飲新散十三。 升麻葛根湯散三十。 歸柴飲新散十七。 柴芩煎新散十。 柴苓湯和一九二。 十全大補湯補二十。 五瘟丹攻百一。 四逆湯熱十四。 六味回陽飲新熱二。 和胃飲新五五福飲新補六。 藿香正氣散和二十。 一柴胡飲新散一。 獨參湯補三五。 人參白虎湯寒三。 三柴胡飲新散三。 胃關煎新熱九。 竹葉石膏湯寒五。 五柴胡飲新散五。 附子湯熱二二。 黃連解毒湯寒一。 小柴胡湯散十九。 柴陳煎新散九。 羌活升麻湯寒十二。 柴苓飲新十一。 聖散子散四三。 六神通解散寒十五。 平胃散和十七。 四逆散散二八。 防風通聖散攻十六。 五苓散和一八二。 六物煎新因二十。 普濟消毒飲寒十三。 二柴胡飲新散二。

溫胃飲新熱五。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四柴胡飲新散四。 理中湯熱一。 三黃石膏湯寒十一。 正柴胡飲新散六。 白虎湯寒二。 <局方>涼膈散攻十九。 太清飲新寒十三。 解瘟熱毒法寒二四。 大補元煎新補一。 益元散寒百十二。 葛根牛蒡湯外四五。 五君子煎新熱六。 茵陳飲新寒八。 調胃承氣湯攻三。 大和中飲新和七。 犀角散寒一三一。 漏蘆升麻湯外九七。 小青龍湯散八。 大青丸攻百二。 參耆托裏散外五。 大承氣湯攻一。 百順丸新攻六。 梔子仁湯寒十九。 茶調散攻百七。 犀角升麻湯外四七。 大柴胡湯攻七。 玉泉散新寒十五。 羌活勝濕湯和一七八。 四君子湯補一。 抽薪飲新寒三。 陶氏黃龍湯攻二一。 大溫中飲新散八。 玉女煎新寒十二。 五利大黃湯外八九。 大分清飲新寒五。 雪梨漿新寒十六。 連翹消毒散外六一。 金沸草散散八一。 玉燭散攻二四。 托裏消毒散外二。 獨聖散攻百六。 清涼救苦散外一三五。 雞子清飲寒十七。 吐法新攻一。 犀角地黃湯三方寒七九, 八十, 八一。

論外備用方
奪命散補三六虛極。 陳氏正氣散和二二風寒生冷。 芩連消毒散寒十四。

景岳全書卷之十三終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