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中医儿科 >> 正文

儿童惊风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11:08:58
惊风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任何季节都可能发生,以1~5岁的小儿为多见,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临床上以抽搐伴神昏为其特征。西医称之为惊厥,是多种疾病临床症状之一。

儿童惊风诊断要点

  • 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阵发性的抽搐,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 根据发病之急缓,证候之虚实,惊风可分为急惊风及慢惊风。急惊风来势急暴。证见身体壮热,痰涎壅盛,四肢拘急,筋脉牵掣,项背强直,目睛上视,牙关紧急,唇口焦干,抽搐昏迷,常有痰、热、惊、风四证并出。慢惊风多起病缓慢,证见形神疲惫,嗜睡或昏迷,面色萎黄,发热不高,或四肢发冷,抽搐时抽时止,摇头拭目,似搐非搐,手足蠕动或瘛疭。
  • 有条件者,可选择做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以及脑电图、脑超声检查、头颅X线检查或CT检查,以便作出病因诊断。

    儿童惊风辨证分析

  • 惊风的发病,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及大病久病之后脾虚肝旺,肝肾阴亏为其主要发病因素。小儿感受时邪,化热化火,热极生风,或饮食不节,或误食不沽之物,郁结肠胃,痰热内蕴,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或暴受惊恐,心志不安,神散气乱,均可发为急惊风。小儿急惊失治误治,或大病久病之后,或禀赋不足,脾肾虚弱,均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成慢惊风。脾虚则肝旺,木侮土而生风;肾阴亏损,肝血不足,则水不涵木,阴虚风动;脾肾阳虚,火不生土,阳不制阴,虚风内动。
  • 本病辨证应首先辨别急、慢惊风。急惊风为热证实证,慢惊风为寒证虚证。

    在急惊风中,应着重辨其病证,别其轻重:①若感冒引起的高热惊厥,则预后较好;②而暑痉、疫痢等引起的昏迷抽搐,则预后较差;③病邪在表而致的惊风为轻证;④病邪入里而发的惊风为重证;⑤若病人营血,痉厥反复发作,神志持久不清者为尤重;⑥若四肢厥逆,呼吸喘促,痰延壅盛,面色青灰,脉象微弱者为危候。

    在慢惊风中,须辨其阴虚阳虚:①阴虚者,多由急惊、温病或热泻等传变而来,证见低热虚烦,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震颤瘛疭,舌光红少苔等证候;②阳虚者,多因体禀素虚,虚寒泄泻,或急惊攻伐过度等传变而来,证见面色发白,四肢厥冷,溲清便溏,舌淡苔白,四肢震颤等证候。
  • 本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急惊风的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方法;慢惊风的治疗以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熄风为主。

    儿童惊风辨证论治

    Ⅰ.急惊风

    外感惊风

    A、感受风邪
    【证见】 发热,头痛,咳嗽,流涕,咽红,烦躁,神昏,惊厥。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熄风镇惊。

    【方药】

    1.主方银翘散(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6克(后下),钩藤10克,蝉蜕10克,菊花10克,羚羊角末0.5克(冲),僵蚕6克,石菖蒲6克,竹茹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2)小儿镇惊散,口服,周岁以内每次0.13克,周岁以上每次0.26克,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桑菊银翘汤(张梦依《临证会要》)

    处方:冬桑叶、杭菊花、金银花、带心连翘、钩藤、玄参、淡竹叶、鲜石斛、竹茹、莲子心各lO克,龙胆草1.5克,生石膏15克,鲜苇根30克。加水浓煎,代茶频服,每日1剂。

    B、感受暑邪
    【证见】 夏季发病,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昏睡,四肢抽掣,惊厥不已。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 祛暑清热,开窍镇惊。

    【方药】

    1.主方白虎汤(张仲景《伤寒论》)加减

    处方: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羚羊角末1克(冲),水牛角30克(先煎),钩藤10克,蝉蜕lO克,僵蚕10克,黄连6克,竹茹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2.中成药

    (1)牛黄清官丸,口服,每次包/2~l丸,每日2-3次。

    (2)牛黄清脑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3)小儿至宝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周岁以内儿酌减。

    3.单方验方定惊散(李浩澎等《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灯心草1.5克,薄荷3克,钩藤3克,朱砂1.5克,全蝎3克。共为细末,3岁以下每次服0.2克,3~5岁每次服0.3克,每日服3次。

    C、感受疫邪

    (a)气营两燔
    【证见】 起病急骤,高热,烦躁,口渴,谵妄,神昏,惊厥。苔黄糙,舌质深红或绛色,脉数有力。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熄风。

    【方药】

    1.主方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加减

    处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连翘10克,生地黄15克,水牛角30克(先煎),牡丹皮10克,赤芍lO克。水煎服,每日l一2剂。

    呕吐频者,加玉枢丹O.3克冲服。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玄明粉6克(冲)。喉间痰鸣者,加竹沥10毫升、胆南星10克。高热抽搐频者,加紫雪丹1/2瓶或l瓶冲服。

    2.中成药

    (1)局方至宝丸,口服,每次1/2~1丸,每日1~2次。

    (2)安脑牛黄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3次。

    (3)牛黄至宝丸,口服,每次1/2一1丸。

    3.单方验方加减清营白虎汤(梁剑波《儿科百例》) .

    处方:生石膏15克,生地黄、牡丹皮、玄参、连翘、金银花各10克,知母、黄芩、钩藤、天竺黄、莲子心、淡竹叶各6克,水牛角粉10克,羚羊角粉l克(冲服),甘草3克,生龙齿20克。水煎服,每日l剂。

    (b)湿热疫毒
    【证见】 起病急骤,突然壮热,神志昏迷,或烦躁谵妄,反复抽搐,惊厥不已,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挟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减

    处方:黄连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黄柏10克,白头翁10克,秦皮10克,钩藤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抽搐频繁者,加全蝎3克、蜈蚣3克。呕吐甚者,加服玉枢丹O.3克。

    2.中成药

    (1)三黄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2)四季三黄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3)芩连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4)黄连解毒丸,口服,每次5—10克,每日2~3次。

    痰食惊风
    【证见】 先见食欲不振,呕吐,腹痛,大便臭秽,继则发热神呆,突见神昏抽搐,喉间痰鸣,腹部胀满,呼吸气粗。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

    【治法】 消食导滞,涤痰止搐。

    【方药】

    1.主方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加减

    处方:山楂10克,神曲10克,莱菔子10克,陈皮6克,法半夏6克,连翘10克,黄连6克,石菖蒲10克,胆南星6克,钩藤10克,玉枢丹0.3克(冲)。水煎服,每日1~2剂。

    痰多者,加天竺黄6克、竹沥10毫升(冲)。抽搐甚者,加天麻10克、全蝎3克。

    2.中成药

    (1)保和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3次。

    (2)保赤丸,口服,6个月以内婴儿每次5粒,6个月至2岁每超过1个月加服l粒,2—7岁每超过半岁加服5粒,每日1—2次。

    (3)保赤散,口服,6-12个月小儿每次0.09克,2~4岁每次0.18克,白糖开水调和,空腹温服,6个月以内小儿用量酌减。不可过服,中病即止。

    3.单方验方消积镇惊汤(梁剑波《儿科百例》)

    处方:黄芩、栀子、大黄、连翘、钩藤各5克,薄荷、厚朴、陈皮各3克,莱菔子、焦山楂、麦芽各10克,龙齿15克,天竺黄、川贝母各4克,甘草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惊恐痉厥
    【证见】 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甚则痉厥,偶有发热,发热不高,大便色青,脉象数乱。

    【治法】 镇惊安神。

    【方药】

    1.主方安神镇惊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朱砂0.5克(冲),茯神10克,天竺黄6克,胆南星6克,黄连3克,当归6克,龙骨30克,栀子6克,酸枣仁6克,钩藤10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l剂。

    2.中成药

    (1)百益镇惊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2)八宝惊风散,口服,每次0.26~0.52克,每日3次。

    (3)小儿琥珀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加味远志丸(梁剑波《儿科百例》)

    处方:远志、石菖蒲、甘草各3克,茯苓、党参、钩藤各10克,龙齿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Ⅱ.慢惊风

    脾虚肝旺
    【证见】 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大便稀薄,色带青绿,时有腹鸣,四肢不温,足跗及面部有轻度浮肿,神志不清,时或抽搐。舌质淡,苔白,脉象沉弱。

    【治法】 温运脾阳,抉土抑木。

    【方药】

    1.主方缓肝理脾汤(吴谦《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党参15克,白术lO克,茯苓10克,陈皮6克,扁豆10克,山药10克,白芍lO克,煨姜3克,钩藤10克,天麻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虚寒明显者,加熟附子6克。胃阴虚者,可用连梅汤(《温病条辨》),加钩藤、菊花,以清养胃阴,平肝熄风。

    2.中成药

    (1)附子理中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2)附桂理中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2次。

    (3)参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2一1丸,每日1—2次。

    (4)理中丸,口服,每次1/2一1丸,每日2次。

    3.单方验方慢惊风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人参6克,白术6克,茯苓4.5克,橘红6克,丁香3克,胆南星6克,全蝎3克,天麻6克,木香1.5克,白附子4.5克,山药6克,莲子6克,石菖蒲4.5克,肉豆蔻3克(去油面炒),砂仁1.5克,甘草1克,生姜1片,大枣1个。水煎服,每日l剂。

    脾肾阳衰
    【证见】 精神萎靡,面色发白,额汗涔涔,四肢厥冷,沉睡昏迷,手足蠕动,溲清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微弱。

    【治法】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方药】

    1.主方固真汤(王肯堂《证治准绳》)加减

    处方:人参6克(另煎),白术lO克,茯苓10克,黄芪10克,山药10克,炮附子6克,肉桂3克(煽),炙甘草6克,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水煎服,每日l一2剂。

    2.中成药

    (1)参桂理中丸,口服,每次1/2一1丸,每日2~3次。

    (2)四逆汤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健脾熄风汤(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子:黄芪9克,炒枣仁4.5克,党参4.5克,炒白术9克,当归4.5克,冬虫夏草3克,熟附子1.5克,肉桂1.5克,豆蔻1.5克,炮姜1.5克,法半夏3克,橘红1.5克,降香9克,炙甘草3克,核桃(连壳打碎)1个。水煎温服,每日1剂。

    肝肾阴虚
    【证见】 精神疲惫,形体消瘦,面色潮红,低热虚烦,手足心热,震颤瘛疭,大便干结。舌尖红少津,脉象细数。

    【治法】 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方药】

    1.主方大定风珠(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龟板20克(先煎),鳖甲20克(先煎),牡蛎20克(先煎),生地黄15克,麦冬15克,白芍10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鸡子黄1个(冲),石斛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大补阴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

    (2)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3)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加减三甲复脉汤(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

    处方:鳖甲、牡蛎、龟板各20克(先煎),生地黄15克,白芍10克,山茱萸10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银柴胡10克,青蒿lO克,牡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儿童惊风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桃仁25克,栀子20克,白面粉30克。将桃仁捣泥,栀子研末,与面粉混合,加鸡蛋清调拌均匀。用时贴敷于两足心,包扎固定。主治急惊风。

    (2)取木芙蓉嫩叶适量,捣烂,加入鸡蛋煎熟作饼,贴于脐上,冷则随换。主治急惊风。

    (3)炙黄芪、党参、炮附子各30克,煨肉蔻仁、酒炒白芍、炙甘草各15克,白术64克,丁香lO克,煨姜炭6克。用麻油熬上药,然后用黄丹收膏,掺人肉桂末,贴于脐上,再用黄米煎汤,调灶心土外敷药膏处。主治慢惊风。

    2.针灸疗法
    (1)针刺人中、中冲、曲池、合谷、颊车、、下关、涌泉等穴,强刺激。主治急惊风。

    (2)灸大椎、脾俞、命门、关元、气海、百会、足三里等穴。适用于慢惊风。

    3.推拿疗法
    推脾土,揉脾土,推上三关,揉涌泉,揉足三里。主治慢脾风。

    4.饮食疗
  • 鱼鳔黄酒:鱼鳔15克,黄酒120克。以黄酒煮鱼鳔,俟鱼鳔呈胶粘液即成,灌服。主治急惊风。
  • 菖蒲雪梨汁:鲜石菖蒲9克,雪梨汁l杯。将鲜石菖蒲捣烂,加温开水少许,取滤汁2—3茶匙加入梨汁内饮服,每日1剂。主治急惊风。
  • 车前草蜂蜜饮:车前草、车前子、蜂蜜各适量。将车前草、车前子捣烂滤汁,加入蜂蜜,用开水冲服。适用于慢惊风。

  •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疾病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