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教育 >> 正文

新时期中医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5 13:21:09

□ 徐超伍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药行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当务之急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型人才。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应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乐于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心和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敏锐的专业洞察力,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能用创新性思维创造性地解决中医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问题。
  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
  结合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分析,完整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至少由三部分构成,即院校学历或职业教育、在职培训、师承教育培养。就创新型人才而言,院校教育在培养中医药情感、夯实现代科学基础、塑造创新精神、形成高尚人生品格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在职培训是创新型人才创造性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普通能力向特长转化的“加油站”。而中医药的特殊性,就是基于辨证施治的很多个体化治疗方法、药物,也就是非常受老百姓欢迎的“绝招儿”,决定了师承教育培养在创新型人才成长中的特殊作用。因为中医药在古代、近代和现代都有精妙的医疗技术和治疗药物出现,它们不是高居学堂、书院,而是掌握在一批潜心于中医学术的大医手中,甚至散落于民间。于是,依靠一批专门人才挖掘和整理中医药精华便是中国医药界的一件大事。
  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
  院校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环节,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教育存在诸多不足,正如有的专家指出,当今中国的大学最缺“三创”(即创意、创造、创业)。如果科研水平不高反映的是我们在培养人才“能创造”方面存在问题,那么,我们的大学在培养“有创意”和“善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乐观。“有创意”首先必须有思想、有主见、有批判和独创精神,但我们现在的大学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不利于“有创意”人才的培养,一定程度上还可能扼杀大学生有待开发的“创意”潜质。
  培养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必须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首先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时代要求,合理确定这类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从而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其次要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绝不是以输送普通劳动力为目的,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医药院校要在面向社会实际、强调学科交叉、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团队精神、训练系统思考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大做文章、做好文章。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第三,中医药院校本身要具有创新型人才。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法国教育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指出,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然而教育的不成功也取决于教师。对照我国的大学,有学者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不少老师已经沦为教书匠,教学不是智慧的启迪,而是程式化的知识灌输,机械性地记住结论。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在我国中医药院校与一流大学的差距,是教师队伍水平的差距,如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学科带头人缺乏,教育理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有的中医教师没有临床经验,却也堂而皇之地教学生怎样望、闻、问、切,等等。明智的大学领导者,应把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摆到学校发展战略最重要的位置,集中优势资源,创造各种条件促进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营造创新型人才创业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积极搭建好创业平台,为创新型中医药人才施展才干创造条件。要依托国家名老中医师承、优秀中医人才临床研修等重大人才培养计划,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等重大工程项目,心脑血管病、肿瘤等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重点学科和防治艾滋病重点科研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拔尖人才、顶尖级中医大师和中药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
  其次要敢于大胆启用中医药创新型人才。使用和评价实际上是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型人才不断成长的土壤。我们要善于在创新型人才特长的增长期和峰值期予以重用,还要善于在使用中开发他们的特长,促进其特长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要善于对创新型人才进行科学评价,即对这类中医药人才的德、能、勤、绩作出客观、合理的评定。创新型人才不是普通从业人员,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其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挥。对创新型人才取得的成就要大力鼓励,对暂时的失败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宽容,允许在创新工作中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要宽容他们的个性和不足,不要对他们求全责备,过于苛求,限制束缚他们的手脚,压抑他们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潜力。总之,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创新风险和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中医五绝网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