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中医教育 >> 正文

中医人才培养应立足和文化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4 11:54:01

中国“和”文化的内涵表现在宇宙自然和、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心身和;中医是一种文化、一门科学、一门技术、一种产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源泉;中医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修为是前提,理论学习是基础,临证实践是关键,教育创新是目标,而“和”是最终目的。

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

  何为“和”文化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中国式表达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震惊世界,中国5000年渊源文明的写意长卷上纷呈出现的“和”字,让中国的“和”文化再次引起世界关注。

  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是国人的永恒追求。早在殷商之前先哲们就提出了“和”的思想,《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记述“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用咸和万民”。西周的史伯不仅提出了“和”的理论, 并明确了它的价值,他们注重不同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强调整体的平衡和稳定。“以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所以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

  春秋时期,晏婴用“相济”、“相成”丰富了“和”的内涵,他认为“五味”相和,“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为美羹。《周易》不论从卦象到卦辞,从《易经》到《易传》都体现了这种追求平衡的“和”思想,“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易传》)

  此后,“和”思想被广泛接受,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基本思维定势, 即使是学派林立、异说峰起的先秦诸子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也大都接受并从不同侧面发展了它。如孔子倡导“礼之用,和为贵”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焉,万物育焉。”《管子》认为“和乃生,不和不生。”整体的和谐乃是万物生存和人类社会生存的前提。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挫其锐,解其份,和其光,同其尘。”(《老子》)这是对大自然和谐美妙的赞誉。庄子则说:“一上一下,以和为量。”“调理四时,太和万物。”认为和谐乃是宇宙万物存在变化的首要原则。

  至先秦后,经历代儒、释、道学者的畅加发挥,“和”的理论进一步完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传统内涵主要有:宇宙自然和、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心身和。

  中医人才如何培养

  传统文化修为是前提  中医是一种文化,她以5000年优秀华夏文化为根基,处处散发着传统文化的气息。中医学的许多基础理论,如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都是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为理论模型,借鉴诸子百家来诠释人体生理病理,进而指导临床诊疗疾病,只有了解了古代的自然哲学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领悟中医学理论体系。

  同时中医经典大多字义深奥,恰如唐·王冰评价《内经》所言:“其文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没有一定的古文基础,不明句读、训诂,是很难读懂的,更因许多中医古籍年代久远,人们辗转传抄,有所增删,难免有“鲁鱼豕亥”之误。

  因此,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具备其他自然科学学习和研究的严密逻辑思维及审慎的科学态度,也需要学习和研究人文科学的思维与能力,而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修为,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

  理论学习是基础  中医是一门科学,以“四大经典”为根,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要真正地掌握中医这门科学,中医理论的学习是最基础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历代名医大家,许多自小便诵习《汤头歌诀》、《药性赋》、《杂病心法要诀》…这些都是中医入门的前提,也是我们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青年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更应该加强对中医经典的诵读,熟练中医理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只有这样真正学好了中医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医理论提出新观点,才能不断推进中医学的发展。是以清代名医徐灵胎先生指出:“未有目不睹汉唐以前之书,图记时尚之药数种,而可为医者”。

  临证实践是关键  中医是一门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久以来对于名医的培养都是“读经典,做临床”,也就是说,中医必须以继承前人经验为基础,并在临床工作中反复实践,将所得到的感悟,不断进行理论上的升华,才能成为一代名医。也正如山西名老中医贺本绪先生所云:“学贵有恒,实践第一”。只有通过加强临床实践才会对中医经典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校学生应尽早接触临床,在学理论期间,应实行读书与临床交叉进行的制度,增加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尽早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

  同时,在临证实践中,师承授受有必要成为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之学者必有师”。如雷公师从黄帝,扁鹊师从长桑君、张仲景师从张伯祖、李东垣师从张元素。这种师徒教育造就了历代名医,并代代相传,形成学派。通过与老师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弟子才可以少走弯路,缩短成才周期。

  教育创新是目标  中医是一种产业,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源泉。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X线、CT、MRI、各种理化检查的普及,中医学不可能再单纯地靠摸脉、望舌等去诊治疾病。中医学如何利用现代科技丰富自己,与时俱进,这是关系到中医学未来发展与走向的关键命题。

  因此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一方面要求他们“保住中医的根”,强化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一方面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现代医学知识的掌握,树立中医药学科与人文、社会、科技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新观念,树立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创新中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实现中医、西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和”是最终目的  中国的“和”文化渗透于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每一个角落。中医是一门“和谐医学”,她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脏腑经络气血和谐”的健康观,脏腑、阴阳、气血失和谐的疾病观,通过四诊、八纲、经络等辨证以求发现人体不和谐的诊断观,以及调人、调气、调阴阳、调脏腑等的治疗观,无不都传达着中国“和”文化的讯息。

  因此对于中医人才的培养,包括传统文化的修为、中医理论的学习、临证实践的强化以及教育创新等都离不开“和”这一灵魂,立足于“和”,一方面将中国“和”文化不断融入中医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形成“和”的诊疗思维;另一方面,在“和”文化的氛围中,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深学生对医生当具备仁心仁术,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理解,遵《大医精诚》所言,方为苍生大医。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