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西医有竞争更须联手第 3 页
中医的“司外揣内”,司外是方法,揣内是目的。如果我们借鉴了西医的微观方法,就会帮助我们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人体内部的变化,使中医的“揣内”更具体清晰。实际上,西医也在借鉴整体思维的一些优势,在诊治疾病上开始追求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注重从整体看局部,使治疗更科学准确。
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工具,是属于不同层次的东西,当下中医借鉴西医的多是方法与工具层面的,理论的东西较少。我们在判断“中医西化”问题上,有时就把不同层面的东西混为一谈。例如中医研究中对一些现代科学方法的吸纳、中医临床对一些现代检查手段的应用,这仅仅是工具的借鉴,它不能置换你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不了你的理论。
工具是受理论与思想支配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主要是受外界理论与思想的影响,与工具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如果把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工具的引进视为“西化”,那么中医就永远不能超越“三根指头和一个枕头”的模式。
此外,文化差异也不应当成为科学交流的障碍。“和而不同”是不同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原则,科学的交流与合作同样秉承这一原则。中医与西医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这并不影响它们作为自然科学而进行交流,不影响它们对人的生命现象进行共同的探索与研究。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提出的中西医结合方针,以及这一决策为社会带来的贡献,足以说明中医与西医之间的合作是一条正确的医学发展之路。
可以说,包括中西医在内的一切自然科学学科,其交流与发展是不受任何文化影响的,文化只能促进科学的发展而不可能成为科学发展的障碍。
总之,中医与西医,是对手更是伙伴,不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关系与角色。但是,无论是对手还是伙伴,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共同发展,永远双赢。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 绿色通道
- 精彩推荐
- 最新推荐
[经验交流]胡思荣论治咳嗽经验 09-23 [报刊简介][图文]《中医健康养生》杂志简介 09-16 [学术争鸣]“厥阴”由来探秘 09-03 [中医视点]别用分型治疗取代辨证论治 09-02 [中医视点]中医医疗行为须构建评价体系 08-31 [中医视点]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医… 08-31 [中医视点]继承创新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 07-23 [学术争鸣]中医学术:从毒论治皮肤病 07-14 [中医教育]发挥专长优势 培养多元人才 07-12 [经验交流]孙浩经方治小儿咳嗽经验 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