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报刊文摘 >> 学术争鸣 >> 正文

反治:中医独特的治法第 2 页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9 7:33:18

  真反治

  真反治因其治疗特征是顺从病性,故又称“从治”。又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在正治的基础上,兼用反治,是一种从少逆多的治法,即反佐。“从”,有药物服用方法上的“从”,也有药物配伍上的“从”,“从”的比例小,在整个治疗中起辅助作用。例如,用寒药治热性疾病,热证盛可抗拒药的寒性,在药物服用时出现格拒现象,当在寒药中加入少量与病性一致的热药时,顺从了病性,引导寒药发挥作用。又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意思是用寒药治热病须温服,用热药治寒病须凉服。其中起反作用的热药用量小且药味少,或仅仅是服法,这可谓“从少逆多”。

  二是完全的真反治,即顺从疾病性质而治。张介宾《类经·论治类》言:“宜于全反者,自当尽同无疑矣。”在假反中,顺从的是假象;在真反中,顺从的是“病势”。如《医碥》所言:“真反者,如风火暴盛,痰涎上涌,闭塞咽喉,非辛热之品不能开散,不得已暂用星半乌附巴豆等热品,是则真反也。”对痰火壅盛病证,暂用辛温开通顺势而治,即以热药治热证。针灸疗法中的热证施灸法也属于真反法,即用灸法治疗中医八纲辨证中病性属热的证候,包括外感热病和内伤热病,以及外科痈疽疮疡等多种疾病中所出现的热性病证。顺应病势的治疗源自中医“重阳必阴”、“物极必反”的独特思维方式,即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同气相求”,即顺应脏腑的生理特性;“甚者从之”,即顺应机体的抗病趋势。

  不管正治还是反治,是“从”还是“逆”,我们都需要知其常,通其变,准确地把握尺度。《素问·至真要大论》进一步说:“从多从少,观其事也。”何谓从多,何谓从少?张介宾《类经·论治类》说:“从少谓一同而二异,从多谓二同而一异,必观其事之轻重而为之增损。”总之,反治的应用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中医哲学有深刻的领悟,对中医临床有足够的经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