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六聖集外科鈐上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8:13:46

外科鈐上
經義一
癰疽篇黃帝曰: 血氣已調, 形氣乃持。 余已知血氣之平與不平, 未知癰疽之所從生, 成敗之時, 死生之期有遠近, 何以度之, 可得聞乎? 岐伯曰: 經脈流行不止, 與天同度, 與地合紀。 故天宿失度, 日月薄蝕, 地經失紀, 水道流溢, 草萱不成, 五穀不殖, 徑路不通, 民不往來, 巷聚邑居則別離異處。 血氣猶然, 請言其故。 夫血脈營衛, 周流不休, 上應星宿, 下應經數。 寒邪客於經絡之中則血泣, 血泣則不通, 不通則衛氣歸之, 不得復反, 故癰腫。 寒氣化為熱, 熱勝則腐肉, 肉腐則為膿, 膿不瀉則爛筋, 筋爛則傷骨, 骨傷則髓消, 不當骨空, 不得泄瀉, 血枯空虛則筋骨肌肉不相榮, 經脈敗漏, 熏於五臟, 臟傷故死矣。 黃帝曰: 願盡聞癰疽之形, 與忌曰名。 岐伯曰: 癰發於嗌中, 名曰猛疽, 猛疽不治, 化為膿, 膿不寫, 塞咽, 半日死; 其化為膿者, 寫則合豕膏, 冷食, 三日已。 發於頸, 名曰天疽, 其癰大以赤黑, 不急治, 則熱氣下入淵腋, 前傷任脈, 內熏肝肺, 熏肝肺十餘日而死矣。 陽氣大發, 消腦留項, 名曰腦爍, 其色不樂, 項痛而如刺以鍼, 煩心者死不可治。 發於肩及臑, 名曰疵癰, 其狀赤黑, 急治之, 此令人汗出至足, 不害五臟, 癰發四五日, 逞?之。 發於腋下赤堅者, 名曰米疽, 治之以砭石, 欲細而長, 疏砭之, 塗以豕膏, 六日已, 勿裹之。 其癰堅而不潰者, 為馬刀挾纓, 急治之。 發於胸, 名曰并疽, 其狀如大豆, 三四日起, 不早治, 下入腹, 不治, 七日死矣。 發於膺, 名曰甘疽, 色青, 其狀如穀實栝蔞, 常苦寒熱, 急治之, 去其寒熱, 十歲死, 死後出膿。 發於?, 名曰敗疵, 敗疵者, 女子之病也, 灸之, 其病大癰膿, 治之, 其中乃有生肉, 大如赤小豆, 剉菱翹, 草根各一升, 以水一斗六升, 煮之竭, 為取三升, 則強飲, 厚衣坐於釜上, 令汗出至足, 已。 發於股脛, 名曰股脛疽, 其狀不甚變, 而癰膿搏骨, 不急治, 三十日死矣。 發於尻, 名曰銳疽, 其狀赤堅大, 急治之, 不治, 三十日死矣。 發於股陰, 名曰赤施, 不急治, 六十日死。 在兩股之內, 不治, 十日而當死。 發於膝, 名曰疵癰, 其狀大癰, 色不變, 寒熱, 如堅石, 勿石, 石之者死, 須其柔乃石之者生。 諸癰疽之發於節而相應者, 不可治也。 發於陽者百日死, 發於陰者三十日死。 發於脛, 名曰兔齧, 其狀赤至骨, 急治之, 不治害人也。 發於內踝, 名曰走緩, 其狀癰也色不變, 數石其輸而止其寒熱, 不死。 發於足上下, 名曰四淫, 其狀大癰, 急治之, 百日死。 發於足傍, 名曰厲癰, 其狀不大, 初如小指發, 急治之, 去其黑者, 不消輒益, 不治, 百日死。 發於足指, 名脫癰, 其狀赤黑, 死不治; 不赤黑, 不死。 不裏, 急斬之, 不則死矣。 黃帝曰: 夫子言癰疽, 何以別之? 岐伯曰: 榮衛稽留於經脈之中, 則血泣而不行, 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熱。 大熱不止, 熱勝則肉腐, 腐則為膿。 然不能陷, 骨髓不為焦枯, 五臟不為傷, 故曰癰。 黃帝曰: 何謂疽? 岐伯曰: 熱氣淳盛, 下陷肌膚, 筋髓枯, 內連五臟, 血氣竭, 當其癰下, 筋骨良肉皆無餘, 故命曰疽。 疽者, 上之皮夭以堅, 上如牛領之皮。 癰者, 其皮上薄以澤。 此其候也。

玉版篇黃帝曰: 病之生時, 有喜怒不測, 飲食不節, 陰氣不足, 陽氣有餘, 營氣不行, 乃發為癰疽。 陰陽不通, 兩熱相搏, 乃化為膿。 小鍼能取之乎? 岐伯曰: 以小治小者其功小, 以大治大者多害, 故其已成膿血者, 其唯砭石鈹鍼之所取也。 黃帝曰: 多害者其不可全乎? 岐伯曰: 其在逆順焉。 以為傷者, 其白眼青黑, 眼小, 是一逆也; ; 內藥而嘔者, 是二逆也; 腹痛渴甚, 是三逆也; 肩項中不便, 是四逆也; 音嘶色脫, 是五逆也。 除此五者為順矣。

寒熱病篇曰: 五臟身有五部: 伏兔一; 腓二, 腓者?也; 背三; 五臟之腧四; 項五。 此五部有癰疽者死。 凡刺之害, 中而不去則精泄, 不中而去則致氣。 精泄則病甚而恇, 致氣則生為癰疽也。

生氣通天論曰: 高梁之變, 足生大疔, 受如持虛。 汗出見濕, 乃生痤疿。 勞汗當風, 寒薄為?, 鬱乃痤。 營氣不從, 逆於肉理, 乃生癰腫。 陷脈為?, 留連肉腠。 因而飽食, 筋脈橫解, 腸澼為痔。

陰陽別論曰: 三陽為病, 發寒熱, 下為癰腫。

脈度篇曰: 六府不和, 則留結為癰。

異法方宜論曰: 東方之域, 其民食魚而嗜鹹, 其病皆為癰瘍, 其治宜砭石, 故砭石者, 亦從東方來。

氣穴論曰: 肉之大會為谷, 肉之小會為谿。 肉分之間, 谿谷之會, 以行榮衛, 以會大氣。 邪溢氣壅, 脈熱肉敗, 榮衛不行, 必將為膿。 肉消骨髓, 外破大膕, 留於節湊, 必將為敗。 積寒留舍, 榮衛不居, 卷肉縮筋, 肋肘不得伸, 內為骨痺, 外為不仁, 命曰不足, 大寒留於谿谷也。

刺節真邪論曰: 虛邪之中人也, 洒淅動形, 起毫毛而發腠理。 其入深, 內搏於骨, 則為骨痺; 搏於筋, 則為筋攣; 搏於脈中, 則為血閉, 不通, 則為癰。 虛邪之入於身也深, 寒與熱相搏, 久留而內著, 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 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 內傷骨, 內傷骨為骨蝕。 有所疾前筋, 筋屈而不得伸, 邪氣居其間而不反, 發為筋溜。 有所結, 氣歸之, 衛氣留之不得反, 津液久留, 合而為腸溜。 久者數歲乃成, 以手按之柔。 已有所結, 氣歸之, 津液留之, 邪氣中之, 凝結日以易甚, 連以聚居, 為昔瘤。 以手按之堅, 有所結, 深中骨, 氣因於骨, 骨與氣并, 日以益大, 則為骨疽。 有所結, 中於肉, 宗氣歸之, 邪留而不去, 有熱則化為膿, 無熱則為肉疽。 凡此數氣者, 其發無常處, 而有常名也。

病能論黃帝問曰: 人病胃脘癰者, 診當何如? 岐伯對曰: 診此者, 當候胃脈, 其脈當沉細, 沉細者氣逆, 逆者人迎甚盛, 甚盛則熱, 人迎者, 胃脈也, 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 故胃脘為癰也。 帝曰: 有病頸癰者, 或石治之, 或鍼灸治之而皆愈, 其真安在? 岐伯曰: 此同名異等者也。 夫癰氣之息者, 宜以鍼開除去之, 夫氣盛血聚者, 宜石而寫之, 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脈要精微論帝曰: 諸癰腫筋攣骨痛, 此病安生? 岐伯曰: 此寒氣之腫, 八風之變也。 帝曰: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此四時之病, 以其勝治之愈也。

厥論曰: 少陽厥逆, 機關不利, 機關不利者, 腰不可以行, 項不可以顧, 發腸癰不可治, 驚者死。

寒熱篇帝曰: 寒熱瘰?在於頸腋者, 皆何氣使然? 岐伯曰: 此皆鼠?寒熱之毒氣也, 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鼠?之本皆在於臟, 其末上出於頸腋之間, 其浮於脈中, 而未內著於肌肉, 而外為膿血者, 易去也。 黃帝曰: 去之奈何? 岐伯曰: 請從其本引其末, 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 宜按其道以予之, 徐往徐來以去之, 其小如麥者, 一刺知, 三刺而已。 黃帝曰: 決其死生奈何? 岐伯曰: 反其目視之, 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 見一脈一歲死; 見一脈半, 一歲半死; 見二脈, 二歲死; 見二脈半, 二歲半死; 見三脈, 三歲死。 見赤脈不下貫瞳子, 可治也。

通評虛實論曰: 所謂少鍼石者, 非癰疽之謂也, 癰疽不得頃時回。

氣交變大論曰: 歲火太過, 民病身熱骨痛而為浸淫。 歲金太過, 民病兩?下少腹痛, 目赤痛, 眥瘍, 耳無所聞。 歲木不及, 復則炎暑流火, 濕性燥, 病寒熱, 瘡瘍, 疿疹癰痤。 歲金不及, 復則寒雨暴至, 民病口瘡。 歲水不及, 民病寒瘍流水。

五常政大論曰: 委和之紀, 其病支廢, 癰腫瘡瘍。 卑監之紀, 其動瘍痛分潰癰腫。 赫羲之紀, 其病笑, 瘧, 瘡瘍。 堅成之紀, 其動暴折, 瘍, 疰。 少陽司天, 火氣下臨, 鼻窒瘡瘍。 太陽司天, 寒氣下臨, 甚則胕腫, 身後癰。 少陰司天, 熱氣下臨, 甚則瘡瘍。 地有高下, 氣有溫涼。 高者氣寒, 下者氣熱。 故適寒涼者脹之, 溫熱者瘡。 下之則脹已, 汗之則瘡已。

脈候二
浮數之脈, 應發熱, 其不發熱而反惡寒者, 若有痛處, 瘡疽之謂也。 洪大之脈, 其主血實, 積熱瘡腫。 凡洪大者, 瘡疽之病進也。 膿未成者宜下之。 膿潰之後, 脈見洪大則難治。 若兼自利, 尤為凶候。 數脈主熱, 浮而數者為表熱, 沉而數者為裏熱。 諸緊數之脈, 應發熱而反惡寒者, 癰疽也。 仲景曰: 數脈不時見則生惡瘡也。 又曰: 肺脈數者, 生瘡也。 凡諸瘡, 脈至洪數, 其內必有膿也。 實脈主邪盛, 邪氣盛則實也。 瘡疽得此, 可下之, 若久病虛人, 則最忌之, 以正不勝邪也。 滑脈多陽, 或為熱, 或為虛。 瘡疽得此, 膿未成者可內消, 膿已潰者宜托裏, 所謂始為熱, 終為虛也。 散脈為血虛, 有表無裏也。 凡瘡毒膿潰之後, 脈見洪滑粗散而煩痛不除者難治, 以其正氣虛, 邪氣實也。 又曰: 肢體沉重, 肺脈大則斃, 謂其浮散無根也。 長脈主陽氣充實, 傷寒得之, 將欲汗解也。 長而緩者, 胃脈也, 百病得之皆愈。 故曰長則氣治也。 芤脈主陰虛血虛, 膿潰後得之為宜, 以脈病相應也。 弦脈主肝邪。 <瘡疽論>曰: 弦洪相搏, 內寒外熱, 欲發瘡疽也。 緊脈主切痛積癖。 凡瘡疽得此, 則氣血留滯, 邪結不散, 多為痛也。 短脈主虛, 經曰: 短則氣病, 以其乏胃氣也。 瘡瘍脈短, 真氣虛也。 真氣虛也。 諸病見之, 皆為難治, 尤不可攻也。 澀脈主血虛氣澀。 瘡瘍潰後得之無妨。 沉脈為陰。 瘡瘍得之, 邪氣深也。 遲脈主陽氣不足。 瘡瘍得之, 潰後自愈。 緩脈無邪, 長而緩者, 百病皆宜。 瘡瘍得此則易愈, 以其有胃氣也。 弱脈主氣血俱虛, 形精不足。 大抵瘡家之脈, 凡沉遲濡弱者, 皆宜托裏。 微脈主虛, 真氣復則生, 邪氣勝則死。 瘡瘍潰後, 微而和者, 將愈也。 細脈主陽衰。 瘡腫脈細而沉者, 裏虛而欲變證也。 虛脈空而無力, 脈虛則血虛, 血虛生寒, 陽氣不足也。 瘡瘍得之, 止宜托裏, 養血補氣也。 軟脈少神, 元氣弱也。 凡瘡瘍之脈, 但見虛遲軟弱者, 悉宜補虛排膿托裏。 牢脈堅強, 陰之虧也。 凡瘰?結腫之類, 診得牢脈者, 皆不可內消也。 結促之脈, 凡陰衰則促, 陽衰則結。 大抵結促之脈, 由氣血俱虛而斷續者居多, 瘡瘍得之, 多宜托裏。 然有素稟結促者, 又當以有力無力辨其虛實, 實者可下, 虛者不可不補。

右癰疽脈二十二種, 大都微弱虛細遲緩短澀者, 必氣血皆虛, 形精不足, 俱當用補用托, 不可妄攻, 無待言也。 即如浮滑弦洪結促等脈, 此中最有疑似, 亦不得以全實論治, 必須詳審形證, 或攻或補, 庶無誤也。

齊氏曰: 瘡瘍之證, 若不診候, 何以知陰陽勇怯, 血氣聚散? 又曰: 脈洪大而數者實也, 細微而數者虛也。

河間曰: 脈沉實者, 其邪在臟。 浮大者, 其邪在表。

立齋曰: 癰疽未潰而脈先弱者, 何以收斂?

論證三
凡瘡瘍之患, 所因雖多, 其要惟內外二字; 證候雖多, 其要惟陰陽二字, 知此四者, 則盡之矣。 然內有由臟者, 有由腑者, 外有在皮膚者, 有在筋骨者, 此又其淺深之辨也。 至其為病, 則無非血氣壅滯, 營衛稽留之所致。 蓋凡以鬱怒憂思, 或淫慾丹毒之逆者, 其逆在肝脾肺腎, 此出於臟而為內病之最甚者也。 凡以飲食厚味, 醇酒炙?之壅者, 其壅在胃, 此出於腑而為內病之稍次者也。 又如以六氣之外襲, 寒暑之不調, 侵人經絡, 傷人營衛, 則凡寒滯之毒其來徐, 來徐者, 其入深, 多犯於筋骨之間, 此表病之深者也。 風熱之毒其來暴, 來暴者, 其入淺, 多犯於皮肉之間, 此表病之淺者也。 何也? 蓋在臟在骨者多陰毒, 陰毒其甚也; 在腑在膚者多陽毒, 陽毒其淺也, 所以凡察瘡瘍者, 當識疽之辨, 癰者, 熱壅於外, 陽毒之氣也, 其腫高, 其色赤, 其痛甚, 其皮薄而澤, 其膿易化, 其口易斂, 其來速者其愈亦速, 此與臟腑無涉, 故易治而易愈也。 疽者結陷於內, 陰毒之氣也, 其腫不高, 其痛不甚, 其色沉黑, 或如牛領之皮, 其來不驟, 其愈最難, 或全不知痛癢, 甚有瘡毒未形而精神先困, 七惡疊見者, 此其毒將發而內先敗, 大危之候也。 知此陰陽內外, 則癰瘍之概可類見矣。 然此以外見者言之, 但癰瘍之發, 原無定所, 或在經絡, 或在臟腑, 無不有陰陽之辨。 若元氣強則正勝邪, 正勝邪則毒在腑, 在腑者便是陽毒, 故易發易收而易治; 元氣弱則邪勝正, 邪勝正則毒在臟, 在臟者便是陰毒, 故難起難收而難治。 此之難易, 全在虛實, 實者易而虛者難也, 速者易而遲者難也。 所以凡察癰疽者, 當先察元氣以辨吉凶, 故無論腫瘍潰瘍, 但覺元氣不足, 必當先慮其何以收局, 而不得不預為之地, 萬勿見病治病, 且顧目前, 則鮮不致害也。 其有元氣本虧而邪盛不能容補者, 是必敗逆之證。 其有邪毒熾盛而脈證俱實者, 但當直攻其毒, 則不得誤補助邪, 所當詳辨也。

華元化曰: 癰疽瘡腫之作, 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 非獨因營衛閉塞而發也。 其行也有處, 其主也有歸。 假令發於喉舌者心之毒, 發於皮毛者肺之毒, 發於肌肉者脾之毒, 發於骨髓者腎之毒, 發於筋膜者肝之毒, 發於下者陰中之毒, 發於上者陽中之毒, 發於外者六腑之毒, 發於內者五臟之毒。 故內曰壞, 外曰潰, 上曰從, 下曰逆。 發於上者得之速, 發於下者得之緩。 感於六腑則易治, 感於五臟則難瘳。 又近骨者多冷, 近膚者多熱。 近骨者久不愈, 則化成血蟲, 近膚者久不愈, 則傳氣成漏。 成蟲則多癢少痛, 或先癢後痛; 成漏則多痛少癢, 或不癢不痛。 內虛外實者多痛少癢, 血不止則多死, 潰膿則多生。 證候多端, 要當詳治。

伍氏云: 癰疽之疾有二十餘證: 曰熛發, 痼發, 石發, 岩發, 蜂窠發, 蓮子發, 椒眼發, 連珠發, 竟體發, 腸癰內發, 腦背發, 眉發, 腮頷發, 肺癰瓜瓠發。 大率隨病淺深, 內外施治, 不可遲緩。 初發如傷寒, 脈浮而緊, 是其候也。

又曰: 五臟六腑俞穴皆在背, 凡患瘡證有傷臟膜者, 多致不救。 腑氣浮行於表, 故癰腫浮高為易治。 臟血沉寒主裏, 故疽腫內陷為難治。

又曰: 癤者, 節也; 癰者, 壅也; 疽者, 沮也。 一寸至二寸為癤, 三寸至五寸為癰, 一尺為疽, 一尺至二尺為竟體疽。 若脈洪數者難治, 脈微澀者易治。 初覺宜清熱拔毒, 已潰則排膿止痛, 膿盡則長肌敷痂, 當酌輕重順逆而審治之。

馬益卿<癰疽論>曰: 人有四肢五臟, 一覺一寐, 呼吸吐納, 精氣往來, 流而為營衛, 暢而為氣色, 發而為聲音, 陽用其形, 陰用其精, 此人之常數所同也。 至其失也, 蒸則生熱, 否則生寒, 結則為瘤贅, 陷則為癰疽, 凝則為瘡癬, 憤則結癭, 怒則結疽。 又五臟不和則九竅不通, 六氣不和則留結為癰, 皆經絡澀滯, 氣血不流, 風毒乘之而致然也。

薛立齋曰: 瘡瘍之作, 皆由膏梁厚味, 醇酒灸?, 房勞過度, 七情鬱火, 陰虛陽輳, 精虛氣節, 命門火衰不能生土, 營衛虛弱, 外邪所襲, 氣血受傷而為患, 當審其經絡受證, 標本緩急以治之。

陳良甫曰: 外如麻, 裏如瓜。 又曰: 外小如錢, 內可容拳。

善惡逆順四
癰疽證有五善七惡, 不可不辨。 凡飲食如常, 動息自寧, 一善也。 便利調勻, 或微見乾澀, 二善也。 膿潰腫消, 水漿不臭, 內外相應, 三善也。 神彩精明, 語聲清亮, 肌肉好惡分明, 四善也。 體氣和平, 病藥相應, 五善也。 七惡者, 煩躁時嗽, 腹痛渴甚, 眼角向鼻, 瀉利無度, 小便如淋, 一惡也。 氣息綿綿, 脈病相反, 膿血既泄, 腫焮尤甚, 膿色臭敗, 痛不可近, 二惡也。 目視不正, 黑睛緊小, 白睛青赤, 瞳子上視, 睛明內陷, 三惡也。 喘粗短氣, 恍惚嗜臥, 面青唇黑, 便污, 未潰肉黑而陷, 四惡也。 肩背不便, 四肢沉重, 已潰青黑, 筋腐骨黑, 五惡也。 不能下食, 服藥而嘔, 食不知味, 發痰嘔吐, 氣噎痞塞, 身冷自汗, 耳聾驚悸, 語言顛倒, 六惡也。 聲嘶色敗, 唇鼻青赤, 面目四肢浮腫, 七惡也。 五善者病在腑, 在腑者輕; 七惡者病在臟, 在臟者危也。

齊氏曰: 病有證合七惡, 皮急緊而如善者, 病有證合五善, 而皮緩虛如惡者, 夫如是, 豈淺識之所知哉。 然五善并至, 則善無加矣, 七惡并至, 則惡之極矣。 凡五善之中, 乍見一二善證, 瘡可治也; 七惡之內, 忽見一二惡證, 宜深懼之。 大抵瘡疽之發, 虛中見惡證者不可救, 實證無惡候者自愈。 又凡膿潰之後而煩疼不徐, 診其脈洪數粗散者難痊, 微澀遲緩者易愈, 此善惡之證於診候中亦可知也。 若發背腦疽及諸惡瘡, 別有五逆之證者, 白睛青黑而眼小, 服藥而嘔, 傷痛渴甚, 膊項中不便, 音嘶色敗者, 是為五逆。 其餘熱渴利嘔, 蓋毒氣入裏, 臟腑之傷也, 可隨證以治之。 出<外科精義>, 宋齊德之著。

陳氏曰: 病有甚而致生, 有微而致死, 病證難辨死生, 何從決乎? 答曰: 發背潰透內膜者死, 未潰內陷, 面赤唇黑便污者死。 煩悶者不治, 潰喉者不治, 陰患入腹者不治, 入囊者不治, 鬢深寸許者不治。 頤後一寸三分名銳毒, 亦不治。 無此者生, 流注雖多, 療之必愈。 出<外科精要>, 宋臨江陳自明著。

<發揮>曰: 大抵發背, 腦疽, 脫疽腫痛色赤者, 乃水衰火旺之色, 多可治; 若黑若紫, 則火極似水之象, 乃其腎水已竭, 精氣枯涸也, 決不治。 又骨髓不枯, 臟腑不敗者可治。 若老弱患此, 瘡頭不起, 或腫硬色夭, 堅如牛領之皮, 脈更澀, 此精氣已絕矣, 不可治, 或不待潰而死。 有潰後氣血不能培養者亦死。

立齋曰: 瘡瘍之證有五善七惡, 善者勿藥自愈。 惡者乃五臟虧損之證, 多因元氣虛弱, 或因膿水出多, 氣血虧損; 或因汗下失宜, 營衛消鑠; 或因寒涼剋伐, 血氣不足; 或因峻厲之治, 胃氣受傷, 以致真氣虛而邪氣實, 外似有餘而內實不足。 法當純補胃氣, 多有可生, 不可因其證惡, 遂棄而不治。 若大渴發熱, 或泄瀉淋閉者, 邪火內淫, 一惡也, 竹葉黃耆湯。 血氣俱虛, 八珍湯加黃耆, 麥冬, 五味, 山茱萸。 如不應, 佐以加減八味丸煎服。 膿血既泄, 腫痛尤甚, 膿色敗臭者, 胃氣虛而火盛, 二惡也, 人參黃耆湯。 如不應, 用十全大補湯加麥冬, 五味。 目視不正, 黑睛緊小, 白睛青赤, 瞳子上視者, 肝腎陰虛而目系急, 三惡也, 六味丸料。 如或陰中有火, 加炒山梔, 麥冬, 五味。 如不應, 用八珍湯加炒山梔, 麥冬, 五味。 喘粗短氣, 恍惚嗜臥者, 脾肺虛火, 四惡也, 六君加大棗, 生薑。 如不應, 用補中益氣湯加麥冬, 五味。 心火刑剋肺金, 人參平肺散。 陰火傷肺, 六味丸加五味子煎服。 肩背不便, 四肢沉重者, 脾腎虧損, 五惡也, 補中益氣湯加熟地, 山藥, 山茱萸, 五味。 如不應, 用十全大補湯加山茱萸, 山藥, 五味。 不能下食, 服藥而嘔, 食不知味者, 胃氣虛弱, 六惡也, 六君子湯加木香, 砂仁。 如不應, 急加附子。 聲嘶色敗, 唇鼻青赤, 面目四肢浮腫者, 脾肺俱虛, 七惡也, 補中益氣湯加大棗, 生薑。 如不應, 用六君子湯加炮薑。 更不應, 急加附子, 或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 炮薑。 腹痛泄瀉, 欬逆昏憒者, 陽氣虛, 寒氣內淫之惡證也, 急用托裏溫中湯, 後用六君子湯加附子, 或加薑, 桂溫補。 此七惡之治法也。 此外更有潰後發熱惡寒作渴, 或怔忡驚悸, 寤寐不寧, 牙關緊急, 或頭目赤痛, 自汗盜汗, 寒戰咬牙, 手撒身熱, 脈洪大, 按之如無, 或身熱惡衣, 欲投於水, 其脈浮大, 按之微細, 衣厚仍寒, 此血氣虛極, 傳變之惡證也。 若手足逆冷, 肚腹疼痛, 泄利腸鳴, 飲食不入, 呃逆嘔吐, 此陽氣虛, 寒氣所乘之惡證也。 若有汗而不惡寒, 或無汗而惡寒, 口噤足冷, 腰背反張, 頸項強勁, 此血氣虛極變痙之惡證也。 俱急用參, 耆, 歸, 朮, 熟地, 附, 桂之屬救之, 間有可生者。 宋時齊院令雖嘗纂其狀而未具其因, 皇明陶節菴雖各立一方亦簡而未悉, 予故補其缺云。 又曰: 前證善者, 乃五臟未傷, 病微邪淺, 使能慎起居, 節飲食, 則勿藥自愈。 惡者, 乃五臟虧損之證, 前哲雖云不治, 若能補其脾胃, 固其根本, 多有可生者, 豈可以其惡而遂棄之耶。

虛實五
齊氏曰: 瘡疽之證, 有臟腑, 氣血, 上下, 真邪, 虛實不同也, 不可不辨。 如腫起堅硬膿稠者, 瘡疽之實也; 腫下軟漫膿稀者, 瘡疽之虛也。 大便硬, 小便澀, 飲食如故, 腸滿膨脹, 胸膈痞悶, 肢節疼痛, 口苦咽乾, 煩躁多渴, 身熱脈大, 精神悶塞者, 悉臟腑之實也; 瀉利腸鳴, 飲食不入, 嘔吐無時, 手足厥冷, 脈弱皮寒, 小便自利, 或小便短少, 大便滑利, 聲音不振, 精神困倦, 悉臟腑之虛也。 凡瘡疽腫起色赤, 寒熱疼痛, 皮膚壯熱, 膿水稠粘, 頭目昏重者, 血氣之實也; 凡膿水清稀, 瘡口不合, 聚腫不赤, 不堪熱痛, 肌寒肉冷, 自汗色夭者, 氣血之虛也。 頭痛鼻塞, 目赤心驚, 咽喉不利, 口舌生瘡, 煩渴飲冷, 睡語咬牙者, 上實也; 精滑不禁, 大便自利, 腰腳沉重, 睡臥不寧者, 下虛也。 腫焮甚尤, 痛不可近, 寒熱往來, 大便秘澀, 小便如淋, 心神煩悶, 恍惚不寧者, 邪氣之實也; 肩項不便, 四肢沉重, 目視不正, 睛不瞭瞭, 食不知味, 音嘶色敗, 四肢浮腫, 多日不潰者, 真氣之虛也。 又曰: 邪氣勝則實, 真氣奪則虛。 又曰: 諸痛為實, 諸癢為虛也。 又曰: 診其脈洪大而數者, 實也; 細微而軟者, 虛也。 虛則補之, 和其氣以托裏也; 實則瀉之, 疏利而導其滯也。 <內經>曰: 血實則決之, 氣虛則掣引之。 又曰: 形傷痛, 氣傷腫。 先腫而後痛者, 形傷氣也; 先痛而後腫者, 氣傷形也。

<精要>曰: 凡瘡疽腫高痛甚, 煩渴飲冷, 此病氣元氣俱有餘, 宜用清熱消毒散, 仙方活命飲主。 若腫高痛甚, 口乾飲熱, 此病氣有餘, 元氣不足, 宜用托裏消毒散為主。 若漫腫微痛, 食少體倦, 此病氣元氣俱不足, 宜用六君, 補中二湯壯其脾胃, 則未成者消, 已成者潰, 已潰者斂矣。

<心法>曰: 凡瘡口不合, 膿水清稀, 氣血俱虛也; 飲食少而難化, 脾胃虛寒也; 肌體瘦弱, 面色痿黃, 膽氣不行也, 非參耆歸朮之類不能補, 非附子不能助其功。 今飲食進少且難消化, 屬脾胃虛寒。 蓋脾胃屬土, 乃命門火虛不能生土而然, 不宜直補脾胃, 當服八味丸補火以生土也。

立齋曰: 瘡瘍之作, 當審其標本, 虛實, 邪正, 緩急而治之。 若病急而元氣實者, 先治其標; 病緩而元氣虛者, 先治其本; 或病急而元氣又虛者, 必先於治本而兼以治標。 大要: 腫高焮痛, 膿水稠粘者, 元氣未損也, 治之則易; 漫腫微痛, 膿水清稀者, 元氣虛弱也, 治之則難; 不腫不痛, 或漫腫黯黑不潰者, 元氣虛甚, 治之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