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古籍文献 >> 中医古籍 >> 景岳全书 >> 正文

景岳全書-卷之四十七賢集外科鈐下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19 18:16:21

外科鈐下
發背四十二
發背屬督脈, 膀胱經, 凡陰虛火盛, 或醇酒厚味, 或鬱怒房勞, 或丹石熱毒, 皆能致之。 若腫赤痛甚, 脈洪數而有力者, 熱毒之證也, 為易治。 若漫腫微痛, 色黯作渴, 脈雖洪數而無力者, 陰虛之證也, 為難治。 若不腫不痛, 或漫腫色黯, 脈微細者, 陽氣虛甚也。 尤為難治。 大抵發背之證, 其名雖多, 總惟陰陽二證為要。 若發一頭或二頭, 其形焮赤腫高, 發熱疼痛, 頭起者為癰, 屬陽易治。 若初起一頭如粟, 不腫不赤, 悶痛煩躁, 大渴便秘, 睡語咬牙, 四五日間, 瘡頭不計其數, 瘡口各含如粟, 形如蓮蓬, 故名蓮蓬發, 積日不潰, 按之流血, 至數日或八九日, 其頭成片, 所含之物俱出, 通結一衣, 揭去又結, 其口共爛為一瘡, 其膿內攻, 其色紫黯者為疽, 屬陰難治。 且此證不可大痛, 又不可不痛, 若見煩悶者多不治。 總之, 瘡瘍雖云屬火, 然未有不由陰虛而致者。 故經云: 督脈經虛, 從腦而出; 膀胱經虛, 從背而出, 故不可專泥于火。
陳良甫曰: 背疽之源有五: 一天行, 二瘦弱氣滯, 三怒氣, 四腎氣虛, 五飲冷酒, 食炙?, 服丹藥。

立齋曰: 大抵發背之證, 雖發熱疼痛, 形勢高大, 煩渴不寧, 但得脈息有力, 飲食頗進, 可保無虞, 其膿一潰, 諸證悉退。 多有因膿不得外泄以致疼痛, 若用敗毒寒藥攻之, 反致誤事。 若有膿, 急鍼之, 膿一出, 苦楚即止。 膿未成而熱毒作痛者, 可用解毒之藥。 亦有腐潰尺餘者, 若無惡證, 則投以大補之劑, 肉最易生, 亦無所妨。 惟忌腫不高, 色不赤, 不焮痛, 脈無力, 不飲食, 腫不潰, 腐不爛, 膿水清或膿多不止, 皆屬元氣虛也, 為難治, 宜峻補之。 其或膿血既泄, 腫痛尤甚, 濃水臭敗, 煩躁時嗽, 腹痛渴甚, 瀉利無度, 小便如淋, 乃惡證也, 皆不可治。 又, 灸法曰: 予常治發背, 不問日期, 陰陽, 腫痛, 或不痛, 或痛甚, 但未成膿, 或不潰者, 即與灸之, 隨手取效。 或麻木者, 明灸之, 毒氣自然隨火而散。 或瘡頭如黍者, 灸之尤效。 亦有數日色尚微赤, 腫尚不起, 痛不甚, 膿不作者, 尤宜多灸, 勿拘日期, 更服甘溫托裏藥, 切忌寒涼之劑。 其有勢未定者, 或先用箍藥圍之, 若用烏金膏點患處尤妙。 凡人初覺發背, 赤熱腫痛, 莫辨其頭者, 但以濕紙覆其上, 立候視之, 其紙有先乾處, 即是結癰頭也, 取大蒜切成片如二三錢厚薄, 安於頭上, 用大艾炷灸之, 三壯換一蒜片, 痛者灸至不痛, 不痛灸至痛時方止。 最要早覺早灸為上, 一日二日, 十灸十活, 三日四日, 六七活, 五日六日三四活, 過七日則難為力矣。 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 即用大蒜研成膏, 作薄餅鋪頭上, 聚艾於蒜餅上燒之, 亦能活也。 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 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 便用獨蒜切去兩頭, 取中間半寸厚者, 正安於瘡上, 灸十四壯, 多至四十九壯。 蓋如此惡證, 惟隔蒜灸及塗烏金膏有效。 又, 治法曰: 腫硬痛深脈實者, 邪在內也, 可下之。 腫高焮痛脈浮者, 邪在表也, 宜托之。 焮痛煩躁, 或咽乾, 火在上也, 宜瀉之。 腫高或不作膿者, 邪氣凝結也, 宜解之。 腫痛飲冷, 發熱睡語者, 火也, 宜清之。 不作膿, 或不潰不斂者, 陽氣虛也, 宜補之。 瘀肉不腐, 或積毒不解者, 陽氣虛也, 宜助陽氣。 膿多或清者, 氣血俱虛也, 宜峻補之。 脈浮大或澀而肌肉遲生者, 氣血俱虛也, 宜補之。 右關脈弱而肌肉遲生者, 宜補脾胃。

又, 諸毒治法曰: 如頭痛有表證者, 宜先服人參敗毒散一二劑。 如焮痛發熱脈數者, 用金銀花散, 槐花酒, 神功托裏散。 如疼痛腫硬脈實者, 以清涼飲, 仙方活命飲, 苦參丸。 腫硬木悶, 疼痛發熱, 煩躁飲冷, 便秘脈沉實者, 內疏黃連湯或清涼飲。 大便已通, 欲其作膿, 宜仙方活命飲, 托裏散, 蠟礬丸, 外用神異膏。 如飲食少思, 或不甘美, 用六君子湯加蒮香連進三五劑, 更用雄黃解毒散洗患處, 每日用烏金膏塗瘡口處, 俟有瘡口, 即用紙作撚, 蘸烏金膏?入瘡內。 若有膿為脂膜間隔不出, 或作脹痛者, 宜用鍼引之, 腐肉堵塞者去之。 若瘀肉腐動, 用豬蹄湯洗之。 如膿稠或痛, 飲食如常, 瘀肉自腐, 用消毒與托裏藥相兼服之, 仍用前二膏塗貼。 若腐肉已離好肉者, 宜速去之。 如膿不稠不稀, 微有疼痛, 飲食不甘, 瘀肉腐遲, 更用桑柴灸之, 亦用托裏藥。 若瘀肉不腐, 或膿清稀不焮痛者, 急服大補之劑, 亦用桑木灸之, 以補接陽氣, 解散鬱毒。 常觀患疽稍重未成膿者, 不用蒜灸之法, 及膿熟不開, 或待腐肉自去, 則多致不救。 大抵氣血壯實, 或毒少輕者, 可假藥力, 或自腐潰。 若怯弱之人, 熱毒中隔, 內外不通, 不行鍼灸, 藥無全功矣。 此證若膿已成, 急宜開之, 否則重者潰通臟腑, 腐爛筋骨, 若使透膈則不可治; 輕者延潰良肉, 難於收功, 因而不斂者多矣。

又, 諸補治法曰: 若腫焮作痛, 寒熱作渴, 飲食如常, 此形氣病氣俱有餘也, 先用仙活命飲, 後用托裏消毒散解之。 漫腫微痛, 或色不赤, 飲食少思, 此形氣病氣俱不足也, 用托裏散調補之。 不作膿或膿成不潰, 陽氣虛也, 托裏散倍加肉桂, 參, 耆。 膿出而反痛, 或膿清稀, 氣血俱虛也, 八珍湯。 惡寒形寒或不收斂, 陽氣虛也, 十全大補湯。 晡熱內熱或不收斂, 陰血虛也, 四物加參, 朮。 作嘔欲嘔或不收斂, 胃氣虛也, 六君家炮薑。 食少體倦或不收斂, 脾氣虛也, 補中益氣湯加茯苓, 半夏。 肉赤而不斂, 血熱也, 四物加山梔, 連翹。 肉白而不斂, 脾虛也, 四君加酒炒芍藥, 木香。 小便頻數者, 腎陰虧損也, 加減八味丸。 大抵瘡毒勢甚, 若妄用攻劑, 怯弱之人必損元氣, 因而變證者眾矣。

又, 三證治法曰: 若初患未發出, 而寒熱疼痛, 作渴飲冷, 此邪氣內蘊也, 仙方活命飲; 若口乾飲熱, 漫腫微痛, 此元氣內虛也, 托裏消毒散; 若飲食少思, 肢體倦怠, 此脾胃虛弱也, 六君子湯, 加未應, 加薑, 桂。 其有死者, 乃邪氣盛, 真氣虛, 而不能發出也, 在於旬餘之間見之。 若已發出, 用托裏消毒散; 不腐潰, 用托裏消毒散, 如不應, 急宜溫補脾胃。 其有死者, 乃真氣虛而不能腐潰也, 在於二旬之間見之。 若已腐潰, 用托裏散以生肌, 如不應, 急溫補脾胃。 其有死者, 乃真氣虛而不能腐潰也, 在於二旬之間見之。 若已腐潰, 用托裏散以生肌, 如不應, 急溫補脾胃。 其有死者, 乃脾氣虛而不能收斂也, 在於月餘見之。 此三證雖不見於經藉, 余嘗治而歷驗者。

<千金方>灸法: 治發背已潰未潰者。 用淡豆豉以水和搗成硬泥, 依腫大小作餅, 三四分厚, 如已有瘡孔, 勿置瘡孔上, 但四布豆餅, 列艾其上灸之, 使微熱, 勿令破肉, 如熱痛急, 少起之, 日灸二度, 如先有瘡孔, 孔出汁即瘥。

驗透膈法: 凡背疽大潰, 欲驗穿透內膜者, 不可用皂角散嚏法。 但以紙封患處, 令病者用意呼吸, 如紙不動者, 未穿透也。 倘用取嚏法鼓動內膜, 則反致穿透, 慎之, 慎之!

都憲周弘岡背患疽, 腫而不潰, 脈大而浮, 此陽氣虛弱而邪氣壅滯也, 用托裏散倍加參, 耆, 反內熱作渴, 脈洪大鼓指。 此虛火也, 用前散急加肉桂, 脈證頓退, 仍用托裏而愈。 若以為熱毒而用寒藥則誤矣。 上舍張克恭患此, 內服外敷皆寒涼敗毒, 遍身作痛, 欲嘔少食, 晡熱內熱, 惡寒畏寒。 余曰: 遍身作痛, 營衛虛而不能營於肉裏也; 欲嘔少食, 脾胃虛寒而不能消化飲食也; 內熱晡熱, 陰血內虛而陽氣陷於陰分也; 惡寒畏寒, 陽氣虛弱而不能衛於肌肉也, 此皆由脾胃之氣不足所致。 遂用補中益氣湯, 諸證漸退; 更以十全大補湯, 腐肉漸潰; 又以六君子湯加芎, 歸, 肌肉頓生而愈。 府庠彭碧溪患腰疽, 服寒涼敗毒之藥, 色黯不痛, 瘡頭如鋪黍, 背重不能安寢, 耳聵目白, 面色無神, 小便頻澀, 作渴迷悶, 氣粗短促, 脈浮數重按如無。 余先用滋水之藥一劑, 少頃, 便利渴止, 背即輕爽。 乃砭出瘀血, 以艾半斤許明灸患處, 外敷烏金膏, 內服參, 耆, 歸, 朮, 肉桂等藥, 至數劑, 元氣稍復。 自疑肉桂辛熱, 一日不用, 手足並冷, 大便不禁。 仍用肉桂及補骨脂二錢, 肉豆蔻一錢, 大便復常, 其肉漸潰, 更用當歸膏以生肌肉, 八珍湯以補氣血而愈。 上舍蔡東之患此, 余用托裏之藥而潰, 瘡口尚未全斂, 時值仲冬, 且兼欬嗽。 余曰: 瘡口未斂, 脾氣虛也; 欬嗽不止, 肺氣虛也, 法當補其母。 一日與之同宴, 見忌羊肉, 余曰: 補可以去弱, 人參, 羊肉之類是也, 最宜食之。 遂每日不徹, 旬餘而瘡斂, 嗽亦頓愈矣。 一男子年逾五十, 患發背, 色紫腫痛, 外皮將潰, 寢食不安, 神思甚疲, 用桑柴灸患處出黑血, 即鼾睡, 覺而諸證如失, 服仙方活命飲二劑, 又灸一次, 膿血皆出, 更進二劑, 腫痛大退, 又服托裏消毒散數劑而斂。 夫瘡勢熾甚。 本宜峻劑攻之, 但年老血氣衰弱, 況又發在肌表, 若專於攻毒, 則胃氣先損, 必反誤事。 薛按

予長男於二周患背疽, 治按在腫瘍條中。 新按

論外通用方
神仙熏照法外一二三。
腦疽四十三
立齋曰: 腦疽屬膀胱經積熱, 或濕毒上壅, 或陰虛火熾, 或腎水虧損, 陰精消涸所致。 若腫痛未作膿者, 宜除濕消毒。 大痛或不痛, 或麻木者, 毒甚也, 隔蒜灸之, 更用解毒藥。 腫痛便秘者, 邪在內也, 宜泄之。 不甚痛或不作膿者, 虛也, 托裏為主。 膿成脹痛者, 鍼之, 更以托裏。 上部脈數實而痛者, 宜降火。 上部脈數虛而痛者, 宜滋陰降火為主。 尺部脈數而作渴者, 滋陰降火。 脈數而虛細無力, 或膿清, 或不斂, 或膿多者, 大補血氣。 不作膿或不潰者, 托裏藥主之。 煩躁飲冷, 脈實而痛者, 宜瀉火。

又, 治法曰: 初起腫赤痛甚, 煩渴飲冷, 脈洪數而有力, 乃濕熱上壅, 當用黃連消毒散, 並隔蒜灸以除濕熱。 若漫腫微痛, 渴不飲冷, 脈洪數而無力, 乃陰虛火熾, 當用六味丸及補中益氣湯以滋化源。 若口舌乾燥, 小便頻數, 或淋漓作痛, 乃腎水虧損, 急用加減八味丸及前湯, 以固根本而引火歸經。 若不成膿, 不腐, 潰陽氣虛也, 四君加歸, 耆。 若不生肌, 不收斂, 脾氣虛也, 十全大補湯。 若色黯不潰, 或潰而不斂, 乃陰精消涸, 名曰腦爍, 為不治。 若攻補得宜, 亦有可愈。 大凡腫焮痛甚, 宜活命飲, 隔蒜灸之, 以解散瘀血, 拔引鬱毒, 但艾炷宜小而少。 若欲其成膿腐潰, 生肌收斂, 並用托裏為主。

李氏曰: 腦疽及頸項有疽, 不可用隔蒜灸, 恐引毒上攻。 宜灸足三里穴五壯, 氣海穴三七壯, 仍服涼血化毒之藥, 或以騎馬穴法灸之。 凡頭項咽喉生疽, 古法皆為不治, 若用此法, 多有生者。 如五香連翹, 漏蘆等湯, 國老膏, 萬金散皆可選用。 見<外科精要>。

一老人患此, 色赤腫痛, 脈數而有力, 與黃連消毒散, 二劑少退, 更與清心蓮子飲四劑而消。 一男子腫痛脈數, 以荊防敗毒散二劑而痛止, 更以托裏消毒藥而消。 一男子焮腫疼痛, 發熱飲冷, 脈洪數, 與涼膈散二劑而痛止, 以金銀花散四劑而潰, 更以托裏藥而愈。 一老婦稟壯實, 潰而痛不止, 脈實便秘, 以清涼飲二劑而痛止, 更以托裏消毒藥而愈。 一婦人冬間患此, 腫痛熱渴, 余用清熱消毒, 潰之而愈。 次年三月, 其舌腫大, 遍身發疔如葡萄, 不計其數, 手足尤多, 乃脾胃受毒也。 先各刺出黑血, 隨服奪命丹七粒, 出臭汗, 瘡熱益甚, 便秘二日; 與大黃, 芩, 連各三錢, 升麻, 白芷, 山梔, 薄荷, 連翹各二錢, 生甘草一錢, 水煎三五沸, 服之, 大小便出臭血甚多, 下體稍退; 乃磨入犀角汁, 再服, 舌本及齒縫出臭血, 諸毒乃消。 更以犀角地黃湯而愈。 一婦人患前證, 口乾舌燥, 內服清熱, 外敷寒涼, 色黯不?, 胸中氣噎, 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 彼疑素有痰火, 不欲溫補, 余以參, 耆各五錢, 薑, 桂各二錢, 一劑頓潰, 又用大補藥而愈。 一男子頭項俱腫, 雖大潰腫痛益甚, 兼作瀉, 煩躁不睡, 飲食少思, 其勢可畏, 診其脈, 則毒尚在。 與仙方活命飲, 二劑腫痛退半; 與二神丸及六君子湯加五味子, 酸棗仁, 四劑諸證少退, 飲食少進, 睡亦少得; 又與參苓白朮散數服, 飲食頓進; 再與十全大補湯加金銀花, 白芷, 月餘而瘥。 薛按

耳瘡四十四
立齋曰: 耳瘡屬少陽三焦經, 或足厥陰肝經血虛風熱, 或肝經燥火風熱, 或腎經虛火等因。 若發熱焮痛, 屬少陽厥陰風熱, 用柴胡清肝散。 若內熱癢痛, 屬二經血虛, 用當歸川芎散。 若寒熱作痛, 屬肝經風熱, 用小柴胡湯加山梔, 川芎。 若內熱口乾, 屬腎經虛火, 用加味地黃丸, 如不應, 用加減八味丸, 餘當隨證治之。

愚按: 薛氏所治耳證, 凡氣虛者, 以補中益氣湯加山梔, 黃芩; 血虛者, 用八珍湯加柴胡, 丹皮; 肝火血虛者, 用梔子清肝散; 怒動肝火者, 用加味逍遙散; 肝脾受傷者, 朝用加味歸脾湯, 暮用加味逍遙散, 此其治之大約也。 予嘗治一儒者, 年近三旬, 素有耳病, 每年常發, 發必腫潰, 至乙亥二月, 其發則甚, 自耳根下連頸項, 上連頭角, 耳前耳後, 莫不腫痛。 諸醫之治, 無非散風降火。 至一月後, 稠膿鮮血自耳迭出, 每二三日必出一酒鍾許, 然膿出而腫全不消, 痛全不減, 枕不可近, 食不可加, 氣體俱困, 自分其危, 延余治之。 察其形氣已大不足, 察其病體則腫痛如舊, 仍若有餘, 察其脈息則或見弦急, 或見緩弱, 此非實熱可知。 然脈不甚緊, 而或時緩弱, 亦得潰瘍之體, 尚屬可治。 遂先以六味湯, 二三劑而元氣稍振; 繼以一陰煎加牛蒡子, 茯苓, 澤瀉, 仍倍加白蒺藜為君, 服五十餘劑; 外用降癰散晝夜敷治, 兩月而後愈。 蓋此證雖似潰瘍有餘, 而實以肝腎不足, 上實下虛, 一奇證也, 故存識之。 新按

鬢疽四十五
立齋曰: 鬢疽屬肝膽二經怒火, 或風熱血虛所致。 若焮痛或發熱者, 宜祛風清熱。 焮痛發寒熱, 或拘急者, 發散表邪。 作膿焮痛, 托裏消毒。 膿已成作痛者, 鍼之。 不作膿或膿成而不潰者, 俱宜托裏。 不斂或膿清者, 宜峻補之。
又, 治法曰: 若發熱作渴者, 用柴胡清肝散。 腫?痛甚者, 仙方活命飲。 若大勢已退, 餘毒未散, 用參, 苓, 歸, 朮為主, 佐以川芎, 白芷, 金銀花以速其膿, 膿成仍用參苓之類托而潰之。 若欲其生肌收斂, 腎虛者, 六味丸, 血虛者, 四物加參, 耆; 或血燥者, 四物湯; 或水不能生木者, 六味地黃丸; 氣虛者, 用補中益氣湯, 皆當滋其化源為善。

痄腮四十六
齊齋曰: 痄腮屬足陽明胃經, 或外因風熱所乘, 或內因積熱所致。 若腫痛寒熱者, 白芷胃風湯。 內熱腫痛者, 升麻黃連湯。 外腫作痛, 內熱口乾者, 犀角升麻湯。 內傷寒涼, 不能消潰者, 補中益氣湯。 發熱作渴, 大便秘結, 清涼飲。 表裏俱解而仍腫痛者, 欲作膿也, 托裏散。 若飲食少思, 胃氣虛弱者, 六君子湯。 肢體倦怠, 陽氣虛弱也, 補中益氣湯。 膿毒既潰, 腫痛不減, 熱毒未解也, 托裏消毒散。 膿出而反痛, 氣血虛也, 參耆內托散。 發熱晡熱, 陰血虛也, 八珍湯。 惡寒發熱, 氣血俱虛也, 十全大補湯。 若焮腫痛連耳下者, 屬手足少陽經, 當清肝火。 若連頤及耳後者, 屬足少陰經虛火, 當補腎水。 此證而有不治者, 多泥風熱, 執用剋伐之劑耳。
瘰?四十七
瘰?之病, 屬三焦肝膽等經風熱血燥, 或肝腎二經精血虧損, 虛火內動, 或恚怒憂思, 氣逆于肝膽二經。 二經常多氣少血, 故怒傷肝則木火動而血燥, 腎陰虛則水不生木而血燥, 血燥則筋病, 肝主筋也, 故累累然結若貫珠。 其候多生於耳前後, 連及頤頷下, 至缺盆及胸腋之側, 又謂之馬刀。 其初起如豆粒, 漸如梅李核, 或一粒, 或三五粒, 按之則動而微痛, 不甚熱。 久之則日以益甚, 或頸項強痛, 或午後微熱, 或夜間口乾, 飲食少思, 四肢倦怠, 或堅而不潰, 或潰而不合, 皆由氣血不足, 故往往變為癆瘵。 <外臺秘要>云: 肝腎虛熱則生?。 <病機>云: 瘰?不係膏梁丹毒火熱之變, 總因虛勞氣鬱所致, 止宜以益氣養營之藥調而治之, 其瘡自消, 蓋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 若不詳脈證虛實之異, 而概用追蝕攻下, 及流氣飲, 十宣散之屬, 則必犯經禁病禁, 以致血氣愈損, 必反為敗證矣。 若脈洪大, 以元氣虛敗, 為不治。 若面色?白, 為金剋木, 亦不治。 若眼內赤脈貫瞳入, 見幾條則幾年死。 使不求本而妄用伐肝之劑則誤矣, 蓋伐肝則脾土先傷, 脾傷則損五臟之源矣, 可不慎哉。
齊氏曰: 瘰?結核初覺時, 宜內消之。 如經久不除, 氣血漸衰, 肌寒肉冷, 或膿汁清稀, 毒氣不出, 瘡口不合, 聚腫不赤, 結核苶膿, 外證不明者, 並宜托裏。 膿未成者, 使膿早成; 膿已潰者, 使新肉早生; 血氣虛者, 托裏補之; 陰陽不和, 托裏調之。 大抵托裏之法, 使瘡無變壞之證, 所以宜用也。

丹溪曰: 瘰?必起於足少陽一經, 不守禁忌, 延及足陽明經, 食味之厚, 鬱氣之久, 曰毒, 曰風, 曰熱, 皆此三端。 拓引變換, 須分虛實, 實者易治, 虛者可慮。 此經主決斷, 有相火, 且氣多血少, 婦人見此, 若月水不調, 寒熱變生, 稍久轉為潮熱, 自非斷慾食淡, 神醫不能療也。

立齋曰: 焮腫脈沉數者, 邪氣實也, 宜泄之。 腫痛憎寒發熱, 或拘急者, 邪在表也, 宜發散。 因怒結核, 或腫痛, 或發熱者, 宜疏肝行氣。 腫痛脈浮數者, 祛風清熱。 脈澀者, 補血為主。 脈弱者, 補氣為主。 腫硬不潰者, 補氣血為主。 抑鬱所致者, 解鬱結, 調氣血。 潰後不斂者, 屬氣血俱虛, 宜大補。 虛勞所致者補之。 因有核而不斂者, 腐而補之。 脈實而不斂或不消者下之。

又, 治法曰: 若寒熱焮痛者, 此肝火風熱而氣病也, 用小柴胡湯以清肝火, 並服加味四物湯以養肝血。 若寒熱既止而核不消散者, 此肝經火燥而血病也, 用加味逍遙散以清肝火, 六味地黃丸以生腎水。 若腫高而稍軟, 面色痿黃, 皮膚壯熱, 膿已成也, 可用鍼以決之, 及服托裏之劑。 若經久不愈, 或愈而復發, 膿水淋漓, 肌肉羸瘦者, 必純補之劑, 庶可收斂, 否則變成九?。 <內經>曰: 陷脈為?, 留連肉腠, 即此病也。 外用豆豉餅, 琥珀膏以驅散寒邪, 補接陽氣, 內服補中益氣湯, 六味丸以滋腎水, 培肝木, 健脾土, 亦有可愈者。

又, 治法曰: 大抵此證原屬虛損, 若不審虛實而犯經禁病禁, 則鮮有不誤。 常治此證, 先以調經解鬱, 更以隔蒜灸之, 多自消。 如不消, 即以琥珀膏貼之。 俟有膿, 即鍼之, 否則變生他處。 設若痰兼陰虛等證, 只宜加兼證之劑, 不可干擾餘經。 若氣血已復而核不消, 卻服散堅之劑; 至月餘不應, 氣血亦不覺損, 方進必效散, 或遇仙無比丸。 其毒一下, 即止二藥, 更服益氣養營湯以調理之。 若瘡口不斂, 宜用豆豉餅灸之, 用琥珀膏貼之。 若氣血俱虛, 或不慎飲食起居七情者, 俱不治。 然此證以氣血為主, 氣血壯實者, 不用追蝕之劑, 彼亦能自腐, 但取去之, 亦使易於收斂。 若氣血虛者, 不先用補劑, 而數用追蝕之藥, 適足以敗之矣。 若發寒熱, 眼內有赤脈貫瞳入者不治。

灸瘰
?法: 取肩尖肘尖骨縫交接處各一穴, 即手陽明經肩?, 曲池二穴也, 各灸七壯, 在左灸左, 在右灸右, 左右俱病者俱灸之。 余常用之甚效, 薛氏以曲池云肘?, 似亦未的也。 又, <薛氏經驗方>云: 治瘰?已成未成, 已潰未潰者, 以手仰置肩上, 微舉起則肘骨尖自見, 即是灸處, 灸以三四十壯為度, 更服益氣養營湯, 灸三次, 瘡自除。 如患三四年不愈者, 辰時灸至申時, 三灸即愈, 更服補劑。 按此法乃單灸曲池, 以多為貴也。 然但用前法, 則已妙矣, 倘有未應者, 又當以此法治之。 又曰: 此治瘰?之秘法, 凡男子婦人, 若因恚怒傷肝, 氣血壅遏而不愈者, 宜灸此穴, 以疏通經絡。 如取此穴, 當以指甲掐兩肘兩肩四所, 患處覺有酸麻, 方是其穴。
又法: 灸瘰?未成膿者, 用大蒜切片三錢厚安患處, 用艾壯於蒜上灸之, 每三五壯即換蒜再灸, 每日灸十數蒜片以拔鬱毒。 如破久不合, 更用江西豆豉為末, 以唾津和作餅, 如前灸之以助陽氣, 內服補藥, 外貼琥珀膏或太乙膏, 瘡口自合。

又或瘡口已破, 核不腐則瘡口不能斂, 或貼琥珀膏不應, 須用鍼頭散傳之以去腐肉, 再以如神散傅之, 更服益氣養營湯。 若氣血虛者, 先服益氣養營湯, 待血氣稍充方用鍼頭散, 仍服前湯。

一男子患而腫硬久不消, 亦不作膿, 服散堅敗毒藥不應, 令灸肩尖肘尖二穴, 更服益氣養營湯, 月餘而愈。 一婦人久潰發熱, 月經每過期且少, 用逍遙散兼前湯兩月餘, 氣血復瘡亦愈, 但一口不收, 敷鍼頭散, 更灸前穴而痊。 常治二三年不愈者, 連灸三次, 兼用托裏藥必愈。 一婦人因怒結核腫痛, 察其氣血俱實, 先以必效散下之, 更以益氣養營湯三十餘劑而消。 常治此證虛者, 先用益氣養營湯, 待其氣血稍充, 乃用必效散取去其毒, 仍進前藥, 無不效者。 田氏婦年逾三十, 瘰?已潰不愈, 與八珍湯加柴胡, 地骨皮, 夏枯草, 香附, 貝母五十餘劑, 形氣漸轉, 更與必效散二服, 瘡口遂合, 惟氣血未平, 再與前藥三十餘劑而愈。 後田生執此方, 不問虛實概以治人, 殊不知散中斑蝥性毒, 雖治瘰?, 多服則損元氣。 若氣血實者, 先用此下之而投補劑或可愈, 若虛而用下藥, 或用追蝕藥, 瘀肉雖去而瘡口不合, 反致難治。 俱薛按

治瘰?痰核方凡瘰?初起未甚者, 即宜服此, 或加夏枯草更佳。

用忍冬花, 蒲公英各四五錢, 以水二碗同煎湯, 朝夕代茶飲之, 十餘日漸消。 然此藥但可治標, 若欲除根, 必須灸肩?, 曲池二穴。

疔瘡四十八
齊氏曰: 夫疔瘡者, 以其瘡形如丁蓋之狀者是也。 古方之論, 凡有十種, 華元化之論, 有五色疔, <千金方>說疔有十三種, <神巧萬全>其論頗同, 然皆不離毒氣客於經絡, 及五臟內蘊熱毒。 凡初生一頭, 凹而腫痛, 青黃赤黑, 無復定色, 令人煩躁悶亂, 或憎寒頭痛, 或嘔吐心逆, 以鍼刺瘡, 不痛無血, 是其候也。 多因肥甘過度, 不慎房酒, 以致邪毒蓄結, 遂生疔瘡。 <內經>曰: 膏梁之變, 足生大疔, 此之謂也。 其治之法, 急以艾炷灸之, 若不覺痛者, 鍼疔四邊, 皆令血出, 以奪命丹或回生丹從鍼孔?之, 上用膏藥貼之, 仍服五香連翹湯, 漏蘆湯等劑, 疏下之為效。 若或鍼之不痛無血者, 以猛火燒鐵鍼通紅, 於瘡上烙之, 令如焦炭, 取痛為效, 亦?前藥, 用膏藥貼之, 經一二日膿潰根出, 服托裏湯散, 依常療之, 以取平復。 如鍼之不痛, 其人眼黑, 或見火光者, 不可治也。 此邪毒之氣入於臟腑故也。 <養生方>云: 人汗入肉食, 食之則生疔瘡, 不可不慎也。

立齋曰: 此證多由膏梁厚味之所致, 或因卒中飲食之毒, 或感四時不正之氣, 或感蛇蟲之毒, 或感死畜之穢, 各宜審而治之。 其毒多生於頭面四肢, 形色不一, 或如小瘡, 或如水

[1] [2] [3] [4] [5] [6] 下一页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5jw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