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中医儿科 >> 正文

儿童顿咳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网络资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11:00:46
顿咳也称时行顿咳、疫咳、鹭鸶咳,是小儿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之一。1-5岁小儿多见,常发生在冬春季节。ll缶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后伴有鸡鸣样深吸气回声为特征。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百日咳。

儿童顿咳诊断要点

  • 发病前1—3周有与顿咳患者接触史。初起类似感冒,但咳嗽日渐增剧,日轻夜重。其典型咳嗽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连续十几声至数十声,最后作一长吸气,发出高音调鸡鸣样回音,吐出痰涎后咳嗽方暂止。咳嗽发作时面红耳赤,甚至发紫,脸部浮肿,两眼鼓出,眼红流泪。发作间歇时,患儿进食和玩耍如常。
  • 本病的痉咳应与肺炎喘嗽、肺痨、气道异物的痉咳作鉴别。肺炎喘嗽多有发热,痉咳轻,消失快,无日轻夜重规律。肺痨痉咳不呈日轻夜重,无回吼声,但伴有低热、盗汗、消瘦、食欲不振等。气道异物痉咳,有异物吸人史,起病突然,无回吼声及日轻夜重现象。
  • 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在痉咳期增高,淋巴细胞高达70%以上。有条件者,可作鼻咽部分泌物荧光显微镜检查及细菌培养,有助于确诊。
    儿童顿咳辨证分析

  • 本病主要是外感时行疫疠之气,侵入肺系,肺气不宣,酿液成痰,痰阻气道,肺失清肃,则肺气上逆而痉咳阵作。若咳出痰涎,则气道通畅,气机流行,故痉咳暂止。痉咳发作,因气机失调,血行不畅,而见面赤耳红,涕泪交进,呕逆作吐,汗出涔涔,甚至大小便遗出等证。
  •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初咳期及痉咳期。初咳期,其证与伤风感冒相似,喷嚏、流涕,或有微热,二至三天后咳嗽日渐加剧,呈日轻夜重,但尚未出现呛咳阵作之证。痉咳期,咳嗽阵作,连声不已,咳至尾声时,伴有深吸气样鸡鸣声,并吐出痰涎或食物后,痉咳方暂止。
  • 顿咳的治疗总原则:可按初咳、痉咳、恢复期的临床表现,给予宣肺化痰、泻肺涤痰、润肺养阴之法进行治疗。

    儿童顿咳辨证论治

    初咳期
    【证见】 本病初起,有咳嗽、喷嚏、流涕,或有发热等伤风感冒症状,但咳嗽日渐增剧,日轻夜重,咳声不畅,痰稀色白或痰稠难咳。舌苔薄白或薄黄。

    【治法】 疏风宣肺,化痰止咳。

    【方药】

    1.主方金沸草散(朱肱《南阳活人书》)加减

    处方:旋覆花10克,前胡10克,北杏仁10克,法半夏8克,川贝母5克,百部10克,细辛3克,荆芥8克。水煎服,每日1剂。

    偏于风寒者,加麻黄6克、紫苏子10克。偏于风热者,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连翘10克、牛蒡子10克。

    2.中成药

    (1)小青龙合剂,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适用于初咳期偏于风寒者。

    (2)桑菊感冒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适用于初咳期偏于风热者。

    3.单方验方 止嗽护肺汤(夏焕德等《新编儿科秘方大全》)

    处方:荆芥、紫苏子、莱菔子各3-6克,杏仁3-5克,前胡4-7克,黄芩、百部各3—9克,陈皮4—9克。水煎分3~5次温服,每日1剂。

    痉咳期
    【证见】 阵发性痉咳,伴有鸡鸣样回吼声,咳时面红耳赤,弯腰曲背,涕泪俱下,或呕吐痰食,昼轻夜重,眼肿目赤,鼻衄,痰中带血等。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泻肺,化痰镇咳。

    【方药】

    1.主方桑白皮汤(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贝母5克,法半夏8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栀子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痉咳甚者,加僵蚕10克、胆南星10克。咳后呕吐,加姜竹茹6克。咳血鼻衄者,加白茅根30克、侧柏叶10克、茜草10克。胁痛者,加郁金10克。

    2.中成药

    (1)鹭鸶涎丸,口服,每次化服1丸,每日3次。

    (2)百日咳片,口服,每次1片,每日3次。

    (3)百日咳药粉,口服,初生小儿每次1/5袋,半岁每次半袋,2岁每次1袋,3~5岁每次2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单方验方

    (1)胆汁止咳方(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

    处方:新鲜鸡胆汁,加白糖适量,调成糊状,蒸熟内服。l岁以内,3日服1个,1岁以上,每日服1个,连服5~7日。

    (2)大蒜糖浆(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

    处方:用紫皮大蒜制成50%糖浆。5岁以内,每次5~10毫升,5岁以上,每次15—20毫升,每日3次,连服7日。

    恢复期
    【证见】 咳嗽减轻,痉咳消失,痰稀而少,气短声却,纳食减少,或有干咳潮热,口渴唇燥。舌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治法】 润肺健脾,肃肺止咳。

    【方药】

    1.主方沙参麦冬汤(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

    处方:沙参15克,麦冬10克,玉竹10克,桑叶10克,扁豆10克,天花粉10克,杏仁10克,马兜铃10克,款冬花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短乏力者,加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汗多者,加浮小麦30克、牡蛎30克(先煎)。午后低热者,加银柴胡10克、白薇10克。纳呆食少者,加谷、麦芽各10克。

    2.中成药

    (1)二母安嗽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2次。

    (2)贝母二冬膏,口服,每次5~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3)参苓白术散,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空腹大枣煎汤送服。

    3.单方验方

    (1)百日咳煎(李浩澎《难证奇方妙用》)

    处方:百合30克,冬瓜仁6克,竹茹4.5克,橘红9克,川贝母6克,浙贝母3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橘贝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橘红9克,川贝母6克,茯苓6克,紫苏叶5克,炒百部6克,法半夏6克,沙参9克,黄芩9克,白前5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1—2剂。

    儿童顿咳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
    (1)针刺:取尺泽、合谷、天突、少商、肺俞等穴,中等刺激,不留针,每日1次。

    (2)梅花针:取颈至骶部、脊旁3—4厘米区域,轻叩皮肤至充血,每日1次。

    2.推拿疗法
    运八卦,掐合谷,推肺经,掐揉二扇门与五指节,推脾胃,揉鱼际与太渊,掐尺泽。每日1次。

    3.饮食疗法
  • 罗汉果柿饼汤:罗汉果250克,柿饼2—3个,加水400毫升,文火煎至200毫升,加冰糖少许,去渣分3次饮服。
  • 杏仁冰糖散:甜杏仁9克,冰糖9克,麦冬9克。将杏仁、冰糖研末待用,麦冬去心,水煎100毫升左右。用10~20毫升麦冬水冲服杏仁冰糖细末l克,每日服3~4次。
  • 川贝蜜:川贝母粉15克,生姜汁20克,蜂蜜300克,放人搪瓷缸内搅匀,隔水旺火炖1小时后取出。每次取川贝蜜l汤匙,开水冲服,每日3次。

  •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疾病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