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疾病大全 >> 中医内科 >> 正文

烂喉痧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来自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3 16:11:54

烂喉痧是感受温热时毒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以发热,咽喉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等为特点。因其能相互传染,引起流行,故又名“疫喉痧”。由于西医的猩红热等临床症状表现与本病相似,所以可参照辨证治疗。

烂喉痧的诊断要点
  • 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 多有与烂喉痧病人接触史。
  • 临床多见起病急骤,出现发热,咽候肿痛糜烂,肌肤丹痧密布,红绛起刺状如红梅等。
  • 应注意与白喉、麻疹相鉴别。白喉虽有咽喉肿痛,但有典型的白色伪膜,无皮疹;麻疹之皮疹出现于病后3天左右;而本病发生当天即可出现痧疹,且伴咽喉红肿疼痛显著,甚则糜烂。
  • 烂喉痧的辨证分析

    本病系人逢正气亏虚,感触温热时毒而发病。温热时毒自口鼻而入,肺胃首先受病;咽喉为肺胃之门户,皮毛与肌肉分别为肺胃所主,温热时毒充斥肺胃,肺气不宣,卫分受邪,则见发热、恶寒;肺胃热毒上攻咽喉,故咽喉红肿疼痛,甚则糜烂;肺胃热毒窜扰肌肤血络,则肌肤丹痧密布。本病所及主要脏腑是肺、胃。感邪轻者,病在肺卫;重者气分胃热炽盛;更甚者,也可内陷营血;病至后期,多见毒去阴伤。

    本病总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根据不同的病变阶段,可分别佐以透卫泄热、清气凉营、生津养阴等。

    烂喉痧的辨证论治

    毒侵肺卫型
    【证见】 初起憎寒发热,继则壮热烦渴,咽喉红肿疼痛,甚或糜烂,肌肤丹痧隐约。舌尖边红,苔白,或有珠状突起,脉数。

    【治法】 透卫泄热,清咽解毒。

    【方药】

    1.主方清咽栀豉汤(陈耕道《疫喉浅论》)

    处方:生栀子9克,香豆豉9克,金银花12克,薄荷6克,牛蒡子9克,蝉蜕3克,白僵蚕6克,水牛角18克(刨片先煎,代犀角),连翘9克,桔梗6克,马勃8克,芦根30克,灯心草8克,竹叶9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表郁较重,恶寒持续,头痛、周身酸痛且无汗出者,可去水牛角,酌加荆芥9克,防风9克。若咽喉痛者,可加岗梅根15克,玄参18克,青果10克。

    2.中成药

    (1)新癀片,每次3—4片口服,每日3~4次。

    (2)咽喉丹,每次口服1丸,每日2—3次。

    (3)冰梅丸,每次口服10丸,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竹叶柳蒡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蝉蜕6克,牛蒡子9克,荆芥9克,玄参12克,甘草3克,麦冬12克,干葛12克,薄荷6克,知母10克,西河柳15克,竹叶12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毒壅气分型
    【证见】 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腐烂,肌肤丹痧显露。舌红赤有珠,苔黄燥,脉洪数。

    【治法】 清气泄热,泻火解毒。

    【方药】

    1.主方余氏清心凉膈散(王孟英《温热经纬》)

    处方:连翘9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薄荷6克,生石膏30克(先煎),桔梗6克,竹叶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

    若丹痧显露,色泽鲜红者,加紫草9克、生地黄12克、赤芍12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9克(后下)、芒硝8克(冲)。汗少或汗出不畅者,加青蒿9克(后下)。

    2.中成药

    (1)双黄连粉针,用3克加人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

    (2)清开灵注射液,用30—6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脉点滴,每日1-2次。

    (3)板蓝根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清咽化痧煎(陈耕道《疫喉浅论》)

    处方:鲜金银花15克,牡丹皮12克,玄参20克,紫草10克,鲜生地黄20克,人中黄10克(老黄瓜汁代),麦冬10克,石膏40克(先煎),牛蒡子10克,赤芍10克,犀角3克(水牛角30克代),知母12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毒燔气营(血)型
    【证见】 咽喉红肿糜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哑气急,丹痧密布,红晕如斑,赤紫成片,壮热,汗多,口渴,烦躁。舌绛干燥,遍起芒刺,状如红梅,脉细数。

    【治法】 清气凉营,解毒救阴。

    【方药】

    1.主方凉营清气汤(《丁甘仁医案·喉痧证治概要》)

    处方:水牛角30克(先煎,代犀角),鲜石斛25克,黑栀子9克,牡丹皮9克,鲜生地黄25克,薄荷6克,黄连3克,赤芍9克,玄参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5克,连翘9克,鲜竹叶12克,芦根30克,茅根30克,老黄汁30克(冲服,代金汁)。水煎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1剂。

    若喉中痰鸣、痰多难咯者,加竹沥30克冲服。热毒炽盛,引动肝风者,加羚羊角骨15克(先煎),钩藤12克。若吐血、衄血者,加童便20—40毫升冲服。

    2.中成药

    (1)醒脑静注射液,用于兼热毒内陷心包,出现灼热神昏、肢凉脉沉者,以8~lO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40毫升中静脉推注,后接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点滴。

    (2)参附针,用于兼热毒内闭外脱,出现丹痧突然隐没、肢体厥冷、汗出神迷、息弱脉伏者,以10—20毫升加人5%葡萄糖液100毫升中静脉点滴,后接滴醒脑静注射液20毫升加10%葡萄糖250毫升。

    3.单方验方犀角玄参汤(郑重光《温疫论补注》)

    处方: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代犀角),玄参30克,升麻8克,射干10克,甘草6克。水煎2次作2次服,每日2剂。

    余毒伤阴型
    【证见】 咽喉腐烂渐减,但仍疼痛,壮热已除,惟午后仍低热,口干唇燥,皮肤干燥脱屑。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 养阴生津,清泄余热。

    【方药】

    1.主方清咽养营汤(陈耕道《疫喉浅论》)

    处方:西洋参12克,生地黄15克,茯神12克,麦冬12克,白芍10克,天花粉15克,天冬12克,玄参15克,知母12克,炙甘草6克。水煎去渣,兑蔗汁1杯服,每日2剂,上、下午各l剂。

    若发热仍甚,咽喉疼剧者,加水牛角30克(刨片,先煎),板蓝根20克。夜寐差、咳嗽者,加杏仁12克,沙参15克,夜交藤12克。

    2.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每次6克,盐开水送服,每日3次。

    3.单方验方青柴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青蒿12克,银柴胡12克,牡丹皮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5克。水煎2次用2次服,每日2剂。

    烂喉痧的其他疗法
    1.吹喉治疗 玉钥匙(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对烂喉痧患者,咽喉红肿,尚未糜烂时,可用玉钥匙吹喉做局部治疗。

    玉钥匙处方:焰硝45克,硼砂15克,冰脑1克,白僵蚕3克,共研为极细末和匀。每次以竹管吹l~1.5克入喉中,每日3~4次。具有清热消肿的功能,也可用双料喉风散代用,每日数次喷喉。

    2.漱喉治疗 用土牛膝根300-500克(鲜者)洗净,捣烂绞取自然汁,重汤炖温,频频噙漱喉,具有消炎止痛、祛腐生肌的作用。也可用射干泡开水绞汁,加少许醋拌匀,每日数次噙嗽喉,具有同样效果。

    3.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疾病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种疾病:
  • 下一种疾病: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疾病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