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医理论 > 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之虚实辨证 第二页

时间:2020-07-18 13:58:06  来源:中医五绝网

    【虚证】  
  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不足为主所产生的各种虚弱证候的概括。虚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不足而邪气并不明显。
  人体正气包括阳气、阴液、精、血、津液、营、卫等,故阳虚、阴虚、气虚、血虚、津液亏虚、精髓亏虚、营虚、卫气虚等,都属于虚证的范畴。根据正气虚损的程度不同,临床又有不足、亏虚、虚弱、虚衰、亡脱之类模糊定量描述。
  虚证的形成,可以由先天禀赋不足所导致,但主要是由后天失调和疾病耗损所产生。如饮食失调,营血生化之源不足;思虑太过、悲哀卒恐、过度劳倦等,耗伤气血营阴;房室不节,耗损肾精元气;久病失治、误治,损伤正气;大吐、大泻、大汗、出血、失精等致阴液气血耗损等,均可形成虚证。
  各种虚证的表现极不一致,很难用几个症状全面概括,各脏腑虚证的表现也各不相同。临床一般是以久病、势缓者多虚证,耗损过多者多虚证,体质素弱者多虚证。
    【虚实真假】
  虚证与实证,都有真假疑似的情况。所谓"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就是指证候的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 是指本质为实证,反见某些虚羸现象。如热结肠胃,痰食壅积,湿热内蕴,瘀血停蓄等,由于大积大聚,以致经脉阻滞,气血不能畅达,因而表现出一些类似虚证的假象,如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羸瘦、脉象沉细等。但仔细观察,则可见虽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却动之觉舒;虽羸瘦而胸腹硬满拒按;虽脉沉细而按之有力,故知病变的本质属实,虚为假象。
  真虚假实 是指本质为虚证,反见某些实盛现象。如脏腑虚衰,气血不足,运化无力,因而出现腹部胀满、呼吸喘促、二便闭涩等症。但仔细观察,则可发现虽腹部胀满而有时缓解,或内无肿块而喜按,虽喘促而气短息弱;大便虽闭而腹部不甚硬满;且脉必无力,舌体淡胖,并有疲乏、面色萎黄或苍白等症,故其本质属虚,实,只是假象。
  虚实真假的辨别,杨乘六指出:"证有真假凭诸脉,脉有真假凭诸舌。果系实证,则脉必洪大躁疾而重按有力;果系实火,则舌必干燥焦黄而敛束且坚牢也。岂有重按全无脉者,而尚得谓之实证;满舌俱胖嫩者,而尚得谓之实火哉?"(《古今医案按》)。可见虚实真假之辨,关键在于脉象的有力无力、有神无神,其中尤以沉取之象为真谛;其次是舌质的嫩胖与苍老;言语呼吸的高亢粗壮与低怯微弱;病人整个体质状况,病之新久,治疗经过等,也是辨析的依据。此外,还要注意证候中的可疑之处。
  应当指出,临床上反映于虚实方面的证候,往往虚实夹杂者更为常见,即既有正气虚的方面,又有邪气实的方面。病性的虚实夹杂与虚实真假是难以截然区分的。临床辨证时,应区分虚实的孰轻孰重,并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

上一篇:中医诊断之寒热辨证 下一篇:中医诊断之阴阳辨证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随机推荐 更多推荐
  • 中医诊断之六腑病的辨证
  • 中医诊断之表里辨证
  • 中医诊断之肺病的辨证
  • 中医诊断之脾病的辨证
  • 中医诊断之心病的辨证
  • 中医望诊之望五官
  • 中医诊断之肾病的辨证
  • 中医怎样通过六经辨证?
  • 中医诊断之肝病的辨证
  • 中医诊断之触诊
  • 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五种人
  • 中医六淫之风邪
  • 李克强:以开放心态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
  • 五绝指针中医研究院-张剑锋院长
  • 中医诊断之六腑病的辨证
  • 冬病夏治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将于7月1日在京启动
  • 国务院决定取消GAP认证
  • 治疗老年颈椎病的运动方法
  • 女性不可用沐浴露清洁私处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传承中医文化 走近“五绝指针”
    传承中医文化 走近“五
    五绝指针技术服务进驻中铁建工集团医院
    五绝指针技术服务进驻
    五绝指针入围央视品牌特别关注行动授牌仪式
    五绝指针入围央视品牌
    五绝指针中医研究院入围央视品牌特别关注行动
    五绝指针中医研究院入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