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繁體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五绝网 >> 中医中药 >> 养生保健 >> 老年保健 >> 正文

怎样对待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www.wujue.com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6 11:43:47
    1903 年,心理卫生运动的发起人、心理健康学的先驱——美国精神病医生克利福德·比尔斯(1876~1943年),写了一本名叫《一个发现自我的心灵》的自传体著作,1909年出版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几乎每年都再版,成为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比尔斯在这本书里,呼吁人们要注意对精神病患者的种种不公正的、不人道的待遇,引起了社会上普遍的重视。1908年英国的克洛斯通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后,这一专业术语才被正式采用1948年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协助下,世界心理卫生协会宣告正式成立。在我国,1933年国立中央大学开设了心理卫生学科;1935年,在南京首创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组织,国内几所大医院设立了脑系科,几个大城市设立了精神病医院。但是,心理卫生门诊咨询工作,始终未能在我国很好地开展起来,心理卫生知识也未能在社会上普及开来。

    谈到这里,老年人或许会提出疑问: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心理健康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被人们普遍地叫做心理卫生学。二次大战后,很多精神医学家和医学心理学家,感到心理卫生一词在科学性上有些欠缺。他们认为心理卫生更多地是着眼于从消极意义方面来指导人们怎样诊断、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而忽略了怎样积极主动地,从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上,去探讨如何保持与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他们指出:心理卫生最早只不过是侧重于强调对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后来,它虽然也标榜促进心理健康,但实际上远远没有完成和达到这样的目标。随着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的进展,同时也依据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怎样更加积极主动地从理论原理和方法技术上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相比之下,心理健康这个词,更富有积极性的建设性的意义,于是索性改用心理健康或者心理保健来代替了心理卫生。但是,在老年心理学当中,老年心理卫生对于预防老年病,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怎样对待老年人心理卫生?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重视老年心理卫生。老年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卫生与健康,而且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不良的心理、情绪状态会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①智力正常。对老年人来说,能适应生活,具有一般的生活能力,思路清楚是智力正常的表现。②情绪愉快而稳定。人的情绪愉快而稳定是人的情绪健全的重要标志。愉快表示身心活动和谐。老年人能经常保持愉快乐观,是情绪健全的表现。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也是情绪健全的表现。③心理协调。人的思想与行动相统一,称为心理协调。老年人行为有条不紊是心理协调的表现。④人际关系的适应。⑤反应适度。老年人对事物反应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⑥心理行为符合年龄。

    (2)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同良好的自然环境一样,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老人产生各种心理活动的生活、学习、工作、休息环境,构成了老年人的心理环境。这些心理环境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情绪状态,影响他们的健康。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对身心健康颇有益处。创造良好的心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使心理环境内容丰富多采。②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与学习,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寂寞感。③培养业余爱好,能增进生活情趣,调剂精神生活,改善心境。生活有规律,使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富有节奏感,有利于身心健康。

    (3)老年心理卫生的原则。树立与巩固正确的世界观,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分析周围发生的一切,并能冷静、妥善地予以处理,避免偏激、固执等心理偏差的产生,保证心理反应适度。①正确对待环境刺激。老年人生活与工作的环境应力求安静,但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保证,例如环境中的噪音等不利因素时常存在,老年人如能心平气和地对待这些刺激,则有利于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稳定是保护健康的重要心理因素。因此老年人要善于在刺激中保持和调节情绪。②防止和克服心理冲突。主观的要求与客观的限制而引起的强烈或持续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老年人的心理疾病。老年人在生活与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心理冲突,但要力求控制其强度,持续时间不要过长,老年人要开朗、直率、畅所欲言,消除心理压力,解除心理冲突。③陶冶情操,克服那些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个性因素,就能很好地适应人际关系,经常获得满意感。脾气暴躁、性格孤癖,易产生不满意感与不安全感,有害心理健康。④要有自知之明。老年人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状况,经常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心理行为,促进心理健康。要根据自己的体力与智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去做力所不及之事,否则会在挫折面前心绪不定,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文章录入:管理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精彩推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简介 | 友情链接 | 网站导航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www.wujue.com 版权所有:中医五绝网 联系电话:0312—3901862 邮编:072761 支持单位: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

    电子信箱:webmaster@wujue.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信息产业 冀ICP备11023339号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请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就医;某些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共享资源,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本站删除!